【教育文章】

愛孩子是「天性」,教孩子獨立卻是我們的「課題」

熱門文章

常看到孩子忘記帶作業,打電話叫媽媽拿;出門玩爸爸負責背包包、媽媽負責綁鞋帶,討厭青菜還要媽媽連哄帶騙餵兩口才願意吃。

如果到了三、四年級,小寶貝起床還要三催四請,擦桌子飯粒掉滿地、老是忘東忘西,那麼也許我們真的該認真檢視,是不是平常「做太多了?」

許多研究都告訴我們,愈早獨立的孩子,愈容易培養受挫力、也愈容易養成自律的習慣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相反地,從小就習慣爸媽「幫忙完成」的生活,反而讓孩子日後容易懶散、抱怨和逃避。

🌱一個獨立的孩子,懂得照顧自己,也才有讓自己幸福快樂的能力。

🌱五個培養獨立的重要指標!

🌳有能力表達自己的需要

記得孩子小時候總是哭著說要繼續玩玩具嗎?當孩子長大,我們也要訓練孩子改變表達的方式,當他一如往常耍脾氣跟跺腳,握著他的小手,讓他雙眼看著你,「爸爸知道你想要玩這個,請你用說的,慢慢說」,不管是功課不會寫、肚子餓,或是想買東西,請讓孩子習慣改變表達的方式。

此外,我們應該也要訓練孩子跟家人以外的人說話,看過很多孩子到了六年級,對大人講話還是非常彆扭,只會回答:「不知道」跟「都可以」。

我們從小就教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卻沒有教他們如何辨別好人跟壞人對話的情況,當孩子真正有需要時,更應該知道如何以「有禮的態度」與「眼神的接觸」,向他人尋求協助、指引或方向。

建議爸媽可以時不時讓孩子去買東西,旅遊時遇到問題,試著讓孩子主動去詢問,都可以訓練這方面的能力。

  

🌳自己完成家事

看過一個二年級的小女生,因為身高太矮還要踩著板凳才能洗碗,但她動作俐落迅速,拿菜瓜布刷碗絲毫不拖泥帶水,擰抹布甚至比一些大哥哥都還有力氣,問了媽媽才知道平常在家都是女兒負責洗碗。

對孩子來說,家事就是訓練孩子手部肌肉、邏輯思考最快速的方式,先從碗還是盤子開始洗呢?如何才能把碗快速地洗乾淨,從簡單的事情,孩子已經開始在學習邏輯了。

小提醒:家事的養成要比其他習慣時間長一點,大一點的孩子開始做難免會抱怨或喊累,但我們總得讓孩子知道,生活不會每分每秒永遠有趣,也要有能力面對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呢!

🌳會整理書包和抽屜

有時候大人會這麼說:「他就是這樣忘東忘西,老是不整理東西」。

其實忘東忘西不是小孩的特權,很多人長大依然會忘東忘西,爸媽千萬別覺得丟三落四會隨著年紀增長改善,一個不懂收納和管理自己物品的孩子,長大還是會缺乏這個能力。

很多孩子書包都是大人整理,雖然看似節省了早上出門的時間,以後卻有可能後患無窮,我們在課堂上讓孩子玩整理書包的遊戲,很多孩子甚至驚訝地發現自己從來沒看過書包裡的一些東西,甚至還很多人把幾個禮拜的垃圾塞在深處。

從小就可以訓練孩子整理自己的書包,讓孩子嘗試不同的整理方式,和他討論什麼東西收在一起最不容易忘記,哪幾樣是每天一定要帶的,讓孩子寫下來,每天晚上自己檢查,一週之後,其中的幾樣大概不用再看也會記得,「反覆練習」其實就是「訓練」的本質。

  

🌳懂得先做完功課再休息

孩子懂得自律嗎?如果大人不在家,孩子還能先寫功課再玩手機嗎?自律不是一朝一夕就會,也不會因為打罵就記得,正因如此,從孩子低年級開始,就要教導他們事情的輕重緩急,讓孩子習慣回到家,先做重要的事情,例如寫功課、洗澡、吃飯等。

也記得要給孩子一些可以自由分配的玩樂時間,如果每天行程都一直被排滿,孩子對於做重要的事情只有感覺到痛苦,對自律的養成並無幫助,讓孩子體驗到,做好重要的事情後,就能自由玩樂,他學習管理自己的能力的「意願」就會提高很多。

小提醒:別因為孩子在玩,就覺得應該要讓他多寫幾題練習、多複習功課。提升讀書的效率和品質,比時間長短要重要的多了。

  

🌳會說請、謝謝、對不起

曾在電梯裡遇過一個六年級的男孩子,當時第一次看到他,他帶著微笑跟我說:「你好,請問你到幾樓呢?」然後順便幫我按了樓層按鈕,能獨立與陌生人互動並建立好的關係,這樣的能力是很多孩子所缺乏的,很多孩子只是腦袋裡知道應該要「有禮貌」,卻缺乏實際的行動。

這樣的習慣,我們不妨從家庭生活練習,讓孩子習慣對爸爸媽媽也要有應有的禮貌,如果有事情麻煩到爸爸媽媽,一定要讓孩子記得說「媽媽,請問我可以…嗎?」,當爸爸開車接送家人,媽媽也要讓孩子跟爸爸說「謝謝」,這些都是培養禮貌,最簡單而迅速可以落實的方式。

我們無條件地愛孩子,但也要培養孩子長大後獨立面對他人的生活。

這些,都是為了孩子「獨立的那天」到來而努力,不是嗎?

希望與天下的爸媽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