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講師講解:
話說遠古的帝堯舉用帝舜的時候,帝堯對舜說:「如有賢人,只管奏來,朕任用就是。」舜說:「臣見帝的胞弟,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八個,都是逸群之才,可以輔佐教化,請帝任用。」帝堯說:「原來是他們,你怎麼知道他們賢能呢?」舜說:「臣個個見過,天下之民,盡知他們賢能,有八元之稱,可以任用。」
帝堯說:「那你派人把他們召來,朕立刻任用,就分在你的部下吧!」不到兩個月,八元都到京都,帝堯把他們分配在司徒府裡(管理教育的)。舜與他們開了一個會議,舜說:「司徒身負教化之責,但是教化兩字太空泛了,究竟『教』是什麼?『化』又是什麼?教他好,怎樣才算好?化他善,怎樣才算善?這恐怕一定要定出一個標準來,我們大家都朝這方面想,把空泛的教化,說出實際的辦法來。」
經過好多天的討論,大家認為世界是人類集成的,人與人無時不接觸,無地不接觸。既然接觸,就雙方接觸來說,必需有個準繩,以達到相安無爭的地步;教化之道,應該從這裡著手,才能達到切實可用。緊接著又把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分為五類:一是君臣,二是父子,三是夫婦,四是長幼,五是朋友。這五類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包括無遺了,這是共同討論的結果。
接下來就是要在每一類的接觸間,都找出一個最恰當、不變、公平的準則來,於是他們開始分頭制定,再來讓大家公議。(其實這也正是在制定這五類關係裡的「忠」了!)
舜負責君臣一類,他說因為君臣一類,為君的往往容易擅作威福,為臣的往往容易諂媚逢迎,以避君主之威,以邀君主之福,這種道理不搞清楚,君臣一類是永遠不會有好結果的。所以,君臣一類的準繩,應該是一個「義」字。
義者宜也,是「種種合乎當然」的意思。因為君之與臣,尊卑雖殊,但是推到其當然的道理,國家之所以要立一個君、之所以要用這個臣,無非都是「為百姓求福利」而設的。既然這樣,那麼他們所行的事,有福利於百姓的,才叫做「義」!無福利於百姓的,都叫做「不義」!臣子不義,君主應該給他懲罰;君主不義,臣子也應該加以諫阻。
假使同是一件事,君主的意見有時和臣子不同,而利害禍福一時又看不到,那該如何才好呢?這種情況或者君主方面犧牲他的意見以從臣子,或者臣子犧牲他的意見以從君主,都可以的;假使兩邊意見不同,而利害禍福顯而易見,那麼為君主的可以罷免這個臣子,為臣子的也可以捨棄這個君主。所謂「道合則留,不合則去」。於是君臣間「義」的標準,就此確定。(這個「義」字便是君臣之間的忠)
另外,所謂「君臣」不限於朝廷之上的君臣,凡是百姓辦事,而有出令之權的,都是君之類;凡是受人之祿,為人辦事,而有奉行之責的,都是臣之類,都適用這個標準。
(從以上這段「君臣」的定義可知,凡是在職務上是你的老闆、上級主管者,都可以模擬為你的君,凡職務上是你的下屬人員者,都可以模擬為你的臣。「君臣」兩個字,指的是你在各階層中對上及對下的關係。而君臣關係存在的價值,只是「為團體謀福」而已,而不是為了哪一個人。臣下若違反了這個團體的目標,君上可以處罰他,也可以叫他走路;而君上若違反這個目標,臣下不僅可以諍諫,也可以揮揮衣袖離去了。這是多麼活潑的應對之道啊!而今的人誤認為古人的忠是呆板封建的想法,這實在是未曾瞭解古人的豁達與活潑啊!)
接著伯奮負責父子一類,他說:「我認為父子方面的標準是:父對於子應該慈,而子對於父應該孝。而孝慈兩個字,總離不開一個『親』字;父子天性,假使要互相責善毀恩,就必定分離,也就不親了。所以父子中間的標準,應該定一個『親』字,也就是『父子有親』。父子間無論如何,都以不失其親為原則。母子與父子一樣,也適用這個標準。」(這「親」字便是父子之間的忠)
仲堪負責夫婦一類,他說:「夫婦的關係,我認為夫應該和,妻應該柔,一和一柔,才能成家庭。世上夫婦相離的原因有多種,而大的不外兩端,一端是親熱過度,一開始就縱容狎褻,無所不至,久而久之,反動的力量一生,兩個就不對了;有一端,男子見了另外的女子,都是可愛,女子見了另外的男子,也都是可愛,從而夫婦間就產生了醋思,而生出種種誤會。所以夫婦相敬如賓的敬字,還不能解決問題,它的標準應該是個『別』字。也就是說夫婦中間,時時事事,都要區分開,不要混淆,各自的地位擺正,不能胡來。其它各種男女關係也都適用這個標準。」(這「別」字便是夫婦男女之間的忠)
叔獻負責兄弟一類,他說:「說到兄弟關係,兄應該友,弟應該恭,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怎樣叫做恭?又怎樣叫做友?不能不定一個標準。大凡兄弟這一倫,與父子夫婦不同。父子的尊卑隔得遠,而兄弟是平等的,只是年齡有大小而已。夫婦的利害基本上是共同的,而兄弟的利害,常相衝突。況且父子夫婦,都是一個對一個,簡單而容易應付;兄弟就多達十多個,少也是兩三個,物件既多,不容易應付。所以兄弟中間標準,應該定一個『序』字,也就是『長幼有序』。
因為兄弟的名稱是由年齡而來,那麼種種關係發生的時候,都按次序做去,自然不會衝突了。每事兄讓其弟,弟讓其兄,友愛之情,就由此而生。推而廣之,要想泯滅社會上一切的爭執,也無非確定長幼的順序,鄉党莫如齒(鄉里之間的聚會以年長者為尊),社會自然不亂,所以各種長幼,相遇也適用這個標準。」(這「序」字便是兄弟長幼之間的忠)
季仲負責朋友一類,他說:「朋友這一倫,有廣狹兩意:就狹義說起來,同道為朋,同志為友;就廣義說起來,除了父母之外,沒有不能做朋友的人。天子友匹夫;匹夫匹婦,如賓如友;兄弟互相友愛,都是個友。那麼這個標準從何而定呢?應該定一個『信』字,也就是『朋友有信』。
因為朋友之道,不外乎交際,而交際當中,最重要的是言詞,一切情誼都由此而產生;假如交際當中言而無信,或任意虛構,或行不踐言,那麼情誼就不能產生,而朋友之道也無從確立,所以信字最為重要。其它人類往來交際,也適用這個標準。」(這「信」字便是朋友間的忠)
大家議定以後,第二天入朝,就奏給帝堯,帝堯看了大喜,就把這個議案定名為「五典」(即五倫),以表示尊崇之意,並叫舜等負責去執行。
以上就是五倫的由來,仔細看看這些古聖先賢制定五倫的用心,如果你徹底去實施的話,對安定社會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不過現在的人一提到五倫,就說是老八股,沒有一條可以用。可是,你仔細去讀它的內容,你會發現他們分析得非常精當!只不過現在老師並沒有把這個精當的意義教給學生,所以學生學起來就很籠統含糊,因為不瞭解就會變成是一個老八股,其實是一個道道地地的真學問!
你有沒有發現他們很厲害?善於把複雜的東西歸類到最後一個字很簡單,這個字做對就對了。不過,這五個字還是由一個字延伸出來的,哪一個字啊?就是「忠」。
所以「忠」重不重要啊?重要的。為什麼說動天地、動神明?為什麼動人心啊?幾乎所有德性的根本歸結處就在這個字上面,所以「忠孝節義」它排行第一,因為「孝節義」都是由「忠」衍生的。
——根據張慶祥講《忠經》第3集整理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