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記錄善本的第三年,自從張慶祥講師開始提倡記錄善本,我就一直記錄著。剛開始我雖然頭腦裡知道記錄善本會對自己會有很大幫助,但心裡還是很懷疑。
我是個比較愚鈍的人,但也是一個比較聽話的人。學習黃庭禪以來,只要張講師提倡的比較好的養生方法,哪怕有懷疑,我都會先試試。事實證明,每一次講師宣導的方法都是超級贊,簡單、高效又省錢。這些方法容易實行,特別是一些好的養生方法,我也推薦給身邊的好朋友嘗試,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既然講師都這麼極力推崇記錄善本,一定有他的道理,我很願意嘗試。
於是,我參照講師的方法找來了一本新的筆記本,鄭重地寫上善本兩個字,開始了我這三年多的行善旅程。不記錄不知道,一記錄嚇一跳。這三年的善本記錄讓我收穫滿滿。簡單地說我記錄善本大致可以分為:勉強而行之、擇善而固執之和樂在其中矣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勉強而行之。剛剛開始,我記錄善本比較認真,記錄了一兩個禮拜過後,新鮮感過去了,就開始打回原形了,經常會忘記寫善本,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斷斷續續的。記錄的內容比較形式化,內容重複,大同小異。記錄的內容基本上就是幫人關燈、節約用水用電、撿垃圾等等;我開始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內心裡面出來了各種聲音——每天工作太累了、太忙了、用得著這樣每天形式主義嗎?自己做了善事就行了……就這樣記錄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流於形式,對自身的心性沒有長養。我很困惑,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對?
第二階段:擇善而固執之。張講師彷彿知道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在記錄善本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適時地在喜馬拉雅的「幸福內心禪」推出了關於行善的系列音訊,解除了我的困惑。講師說,為了記錄自己的進步,凡是善都可以記錄,行善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存心,自己觀察每天到底做了什麼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行善跟存錢一樣,要不斷地去累積。
原來記錄善本要有態度、有方法還要有策略。正巧這時候同學聚會也鼓勵大家記錄善本,每天我們都會在微信群裡面曬出自己的善本。每週一聚的同學會,大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分享自己記錄的善本。在行善的過程中有疑問的同學可以帶著疑問一起討論,心裡上過不去的時候大家一起幫忙習禮。
每週的分享,拓寬了我行善的思路和領域,在團隊的支持和幫助下,在和同學們的互動中,我覺察到了自身行善的態度和方法有問題,適時調整了記錄善本的態度和方法。漸漸地,我由剛剛開始勉強自己行善、記善到後面的不自知不覺得地行善,我發現自己對別人的包容度增強了,並且能夠發現別人的需求了,善本內容也拓寬了很多。比如看到鄰居雙手拎著東西進入電梯,我會主動幫忙按電梯樓層;大白天科室配餐間日光燈開著,我會主動把燈關掉;巡視病房,發現患者不在病房,電視機還開著,會把電視機關起來;領導額外分派任務給我,以前會嘴上答應下來,心裡不甘願,碎碎念一大堆,現在會主動跟領導溝通工作的進程,並提出自己推進工作的想法…
第三階段:樂在其中矣。2018年冬至這天,我給自己立了一個小心願:一年內行善八百件。我立這個志的原因,是想改變自己的狀態,我也想向聖賢學習,不想成為「道混子」。
原來以為這個願望的實現會很難,實行下來,驚喜地發現,記錄善本也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甚至去年冬天有一天,晚上我躺在溫暖的被窩裡要睡覺前,突然想起自己善本還沒有及時記錄,就毫不猶豫地爬出被窩補記上了白天善行,當時我真被自己的果斷嚇了一跳。
不知不覺,記錄善本,我好像樂在其中了。前兩天,張講師的最新問答中有一位同學問如何成為有恆的修行者,對我幫助很大。講師說,一個人對他不感興趣的事情,怎麼鼓勵也提不起恒心的時候,讓他堅持也很難。而當他碰到了非常感興趣的事情,叫他放棄都很難。我看到這段的時候,感覺就頭皮發麻,有像觸電一樣的感覺,善本記到現在,再聽這段話真是心有戚戚焉。那種感覺,只有體會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現在,善本已經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我改良了記錄善本的方法,讓我的善本反覆運算升級。在每天記錄善行的下面,我及時記錄下當天做這件善事的感受,每天再次反省、回顧自己一天的起心動念是否存正、與人應對是否得當。
記錄善本,我關注在內心的機會更多了,行善,我已經樂在其中矣!感謝張講師提倡這麼好的聖賢秘笈,讓我們修行有了具體可行的方法。真心推薦大家記錄善本,大大的行善,正確的事情,一直堅持走下去,過一段時間,會發現不一樣的收穫的!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