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引述: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摘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故事来源:
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公反之,以戏夫人曰 :“非也 。” 夫人酌觞再拜贺公,公曰 :“子何以贺寡人?” 夫人曰 :“始妾独以卫为有蘧伯玉尔,今卫复有与之齐者,是君有二贤臣也。国多贤臣,国之福也。妾是以贺 。” 公惊曰 :“善哉!”遂语夫人其实焉。
---《列女传·卫灵夫人》
张讲师讲解:
蘧伯玉真是个君子,国家有道,就赶快出来当官,因为有道的时候,国君会用贤人;国家无道的时候,卷起来,退隐,不参与时政也不得罪小人,这个人的智慧很高,足以救民又足以明哲保身。
蘧伯玉究竟有什么样过人的德行呢?
卫灵公和夫人有一晚在室内行坐,言谈之间听到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只听到马车声音来到卫灵公的殿前,忽然停下来,过一会儿,然后又听到马蹄声嗒嗒嗒,然后又离去。
卫灵公转身问夫人说:“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夫人很肯定地说:“一定是蘧伯玉。”
卫灵公好奇了,问道:“为什么一定是蘧伯玉?满朝的文武那么多,一匹马车经过而已,你怎么知道一定是蘧伯玉呢?
夫人说:“在礼仪上,臣属经过上位的住处、大门的时候,必须下马行礼,然后再牵着马走过去,或者将手放在马车的横杆上,这是为了表达对公家的敬意和尊重。坦荡真诚的忠臣孝子不仅表面上恪遵此礼,即使在没有人觉察的地方,也不会草率跟随便。蘧伯玉是一个德智兼备、敬事不苟的贤大夫,绝对不会在私下做出违礼的事情。所以,刚刚那个人,在满朝文武里面,我看只有他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会这样做,所以我认定一定是他。”
卫灵公到门口问了守门的人,果然刚才下马过门的人是蘧伯玉。他下马行礼,然后牵着马车走,走过门了才敢上马车。
回到屋内,灵公戏弄他的夫人说:“你猜错了,刚刚那个不是蘧伯玉。”只见夫人斟了一杯酒,微笑地献给卫灵公说:“那臣妾可要恭喜大王了,来,这杯酒给你喝。为什么要恭喜你呢?我原以为卫国只有蘧伯玉一位贤臣,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跟他相提并论,暗地里没人见到也会这样,真是国家之福,所以应该好好庆贺。”卫灵公听罢不禁大笑起来。
我们为什么说蘧伯玉贤明?卫灵公夫人有这样的笃定,知道一定是他,因为满朝文武里,只有蘧伯玉私下绝不做违礼的事。
我们在社会上走了一段时间,你会看眼神,你也会听人说话。说好听的是一回事,平常做起事情来有没有跟他的话相配,那是另外一回事情。能够做到像蘧伯玉这样令人信服,很不简单。
在这个讲究形象包装的时代,表里不一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像蘧伯玉这样真材实料的君子,当然是非常值得我们效仿跟学习的。他值得我们学习的,不只是他的直直的、正直的,他还可以软软的、卷而怀之,这就是有时候你学不来的地方。
君子有硬得起来的时候,明君当后台,我们就硬得起来。你知道后面有一只老虎,前面还有一只狼,你要怎么样?卷而怀之,并且还不把它们激怒,这就是他不简单的智慧啊。
——摘自张庆祥讲《论语》第129集
本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