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黄庭禅学会2019.11.11电子报

一、主题文章:从容端正

一直羡慕别人的从容,自己做不来,究其根本,是内在的气血在作祟。当心中存着一份为人好的心,放下个人的得失荣辱时,从容自然显现了。

二、问答集锦:儒释道三家有何主要区别?

儒释道三家从内涵上来讲有无分别?想做一个通透的真修者吗?合参三教的经典可以让人触类旁通。

三、禅院轶事:看见傲慢

看似平凡无奇的工作,总是能默默地逼出习气毛病来,不耐烦、傲慢等情绪来时,好好地看看它、认识它,这是进步的阶梯,也是行禅的魅力所在呀!

四、园丁故事:“廉”的故事——【许衡心主】

如果你,遇战乱逃难,饥渴难耐之际,看到路边树上结满梨子,是否会冲上去摘梨解渴呢?许衡却是端坐一边,忍着饥渴不肯摘梨。他为何这样做?内心有怎样的坚持呢?

 

从容端正

作者:刘中香

一直都很羡慕别人的从容和在人前的自在。我做事求快、爱着急,在人前容易紧张不安,不敢讲话做事,常常选择躲避。这问题一直很困扰我,虽然常常立志改变,但习性如影随形,无法大方从容,让我对自己很不满意,事后常常自责而又无能为力,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近两年学习经典、练习静坐站桩和宽两秒心法,渐渐对自己内在有了一些了解,才慢慢明白,我为什么在人前没有自在的能力。因为我常常被困在小小的情绪中、当下没有顾及别人感受的能力,只去关注自己的得得失失,紧张着自己的紧张、在意着自己的身体不适、表现不好等等。

道理上明白了,但要走出来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当觉知不是很清明的时候,很容易被习性带着走老路,事后还有很多受害者情结,陷在其中出不来,很是受伤,甚至连带着生出更多是非来,导致自己身心俱疲又懊恼不已。

立志一定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想要心理自在、长养精气神,做成人成己的事情是关键。所以,近两年来,生活的重点放在了讲师倡导的养气功课和着陆功课上面。一开始,要克服习性去坚持很不容易,常常也是进三步退两步,但方向正确了,假以时日,慢慢做下来,受益的地方逐渐增多,有了一些甘愿和信心,自然越来越有收获。

这一段时间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每天好好坚持养气六招。虽然这么多年以来,每天尽量保证站桩60分钟静坐90分钟,但精气神并不是很好,静坐时清明的时间很少,一半昏沉一半忍受,“不要忍受”的感觉很少体会到。听同修分享姿势很重要,脊椎直立很重要,这句话早就听过,讲师的引导CD里每天也都在播放,但是并没有真正化为行动。一开始静坐站桩,人会习惯性地歪掉,气不通畅就容易打哈欠、流眼泪,就是没办法坐正站直;也尝试在镜子前做功课,但是只要闭上眼睛,人慢慢就变得歪了、斜了,还觉知不到,直到张开眼睛才发现,真是懊恼不已。每次都无法做到“道冲而用之”,气怎么养得起来?为什么会这样?

不断反复去体会,发现只要有气升起来,就会习惯性地去抵触、忍受、打压,气太大时甚至会忍到发抖!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把盟军总是当敌军,怎么能打胜仗?难怪气养不起来。

近一周把注意力放在脊椎挺直上,发现一有不舒服,脊椎就是歪的,归正后气机并没有减小,难受也没有消失,但自在度会提升,真的能感受到气机的流淌,精气神也随之明显提升。但稍不留神,就会走到原来的老路上。索性把静坐时间加长到120分钟,单纯靠忍耐是无法完成的,只有“甘愿”这一条路,让那个不断变化的难受在,练习不忍耐,任其自在。反复练习久了,真的如讲师所说:“反复去投篮,撞对的几率自然会越来越多。”体会到“发而中节”、“道冲而用之”的感觉真的就是不对气血用力,拿掉气血上多余的力量,这种感觉好妙!

另一方面,是与人应对的时候,觉察自己的存心,发现有阴私,就练习宽两秒,去做成人成己的事情,当下也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

通过这样的练习,做事情从容了许多。看到公共区域有垃圾主动捡起来;顺手的事情主动帮忙一下;主动与人打招呼;急于做决定的时候先问问别人的想法;别人讲话的时候尽量放下手头的事情认真听;看到别人有困惑又为难的时候,主动去问候;看到别人有情绪的时候,可以去同理他…….慢慢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柔软鲜活起来,在受到褒贬、尴尬的时候没有要逃离,急躁的时候也能慢下来,想摇椅、翘二郎腿的时候能及时停下来,习惯性要去靠门框时赶紧离开,凡事提前打招呼、做准备,原来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会主动去行动……

好开心自己有这样的改变,往内发展的这条路虽然走得跌跌撞撞、坎坎坷坷,但是有讲师讲的经典引领、同修们的陪伴,让我这样资质平凡的寻常老百姓也能体会一点点圣贤的心法。我的人生慢慢变得有目标、有色彩、有弹性、有活力了,人生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感恩黄庭禅,让我有这样的体悟!

本期目录...

 

儒释道三家有何主要区别?

作者:张庆祥讲师

问题:讲师好!儒家的修行不同于佛家、道家,儒家所谓的修行,体现在日常的做人处事中就是改脾气去毛病,请问三者有何区别呢?

张讲师答:

儒释道三家的修行,都是为了发现自身中的真理,都是为了圆满自身的性命,提升自己的性灵,因此从内涵上来说三教是毫无区别的。

不过对于某些派别崇拜分子来说,则都会说自己的教派是最好的、最殊胜的,说别的宗派都是次一等的,这完全是各人偏见所造成的。

至于改脾气去毛病也不只是儒家的专利,这实际上是三教共同提倡的基本功课。又例如“守戒律”这件事,也是各教都必定提倡的。又如佛家说要明心,儒家说要去人欲、存天理,道家说要少思寡欲,这些文字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实内涵也是完全一致的。又如佛家说要见性才能成佛,儒家则说率性之谓道,即能率自己的性就是得道的人了。易经讲得更彻底,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见易经不仅讲性,还要修命。道家也讲修性炼命,道家止观双运就是修性,又提倡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就是炼命,与儒家所说也遥遥相应。

所以,想要成为一个真正通透的修炼者,最好三教的经典都要合参,如此才能触类旁通,而不会有一隅之偏。这样才不会走上一条狭隘偏激的道路,才不会对别的宗派怀着偏见。五教是老天爷所生的五个宝贝,他们只是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名词、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天地间一个共同的修行的真理,阐述在人身中一个共同的性命,如此而已。

本期目录...

 

看见傲慢

作者:艾米

这次上山耕读,我终于看到自己练习的盲点:浪头,就是来也不看,看了也不认真。一直在寻找一种特别的感觉,小小的起伏气血原来才是它本来面貌。同时,要学习谦卑踏实的做事态度。

第一天和同学一起晒红薯,我随意丢红薯到地上,她轻声提醒我:要轻拿轻放。内心有份惭愧心升起,发现错误,立即改过。之后和其他志工一起运土,大家都很卖力,快收工的时候,还有几亩地的杂草没有除干净,有些同修开始想下去洗工具了,这时一位同学说:“你们先下去,我把剩下的工作完成。”这时候,我看到自己摇摆不定,但是调整好心态留下来,和同学一起,在最后半小时把事情高效率地完成了。原来是自己累了困了,心持不住。没有对比不知道。

第二天下午,下了很大的雨,当时我的动作没有因为雨水的侵袭而停止,内心浮现出“我很厉害”的洋洋自得。到了快5点时,不耐烦一直冒出来,内心也开始碎碎念,试着往里观察它的实相,一波波地上来,很多时候观不到,有时候感觉到轻松一点,但又很快就被情绪所淹没。当下不管心情了,直接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好做完。

两天都很顺利地把事情做好了,我发现自己有点飘飘然了,耕读太顺利,感觉所有的工作都好简单。到了隔天早上晒红薯,老天马上给我考题。晒红薯应该是山上最轻松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我居然出了大错误。一开始志工很认真细致地告诉我们怎么挑选红薯,分成要卖的和自己吃的。有损伤的、虫眼的、太小的、不好看的都要一一挑选出来。

我心不在焉,想着挑选红薯第一天就做过了,没有难度啊。按照自己的方式呼拉呼拉挑选完,洋洋得意地去看旁边的同学。一起整理好她那边,再一起把几筐红薯抬到室内。过后,这位同学过来看我挑选的红薯,有几个次级品我把它们也放到能卖的那里,她心直口快地提醒我:“这个不能卖。”我内心有个硬硬的气血冲上来,静静地看着它没有说话,然后按照她的意见把红薯又挑选了一遍,内心的那个硬慢慢消融掉了。

后来主动请缨去捡石头和整地。一整天很顺利,捡了很多的石头。内在的傲慢又开始上来了:好简单,没有更复杂的工作吗?

隔一天需要整地,要赶在下大雨之前把地整出来。四个人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当中除了常住志工做过,其他人都没有经验。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一开始拿了小小的沙铲把路先整出来,没有人催促,做起来没有压力。后来,有同学拿着九齿耙,在我身后松土整地,因为她做得快,我在前面慢,黄庭变得很紧,而且自己没有去观。她手上的把柄不小心弄到我两次,内心的气一下子冲到了脑袋,话也脱口而出:“您弄到我了,您太近了。”志工听到后,马上互换我们的工作。内心开始有言上来,酸酸的紧紧的,不理会它。之后又被派去捡石头,我内心有个不甘愿上来了,更酸更紧,当时练习往内,没有完全观到实相,但是内心也没有纠结,酸还在,做事的手脚也没有停。

总结一下:虽然看到自己内心那股气一波波上来,很酸很紧,但没有观到实相,一直有点隐微的情绪在心头上,事情做起来并不轻松。这就是我寻常的模式:一直在忍耐,然后忍到受不了就想罢工。这一天异常的长,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没有解脱的能力。晚上分享的时候,感觉到自己有些挫败感。还需要多练习。

第六天,主力军都回去了。只剩下我们几个菜鸟在整地。硬着头皮也要上啊。这时候一位常住志工过来,和我们分享怎么用丹田力,怎么出力让手臂不酸,怎么控制自己的身体干活最轻松。我虚心请教他需不需要运土把地整好,他看了看那块地,然后说:“不需要,这样太费事了。只需要一点点把面上的土匀称地铺陈到土地上。”按照他的方式去实习,很快我就找到了窍门,原来是这样一种轻松不费劲却能把事情做好的感觉,之前都太用力而且方法还不对。还以为行禅是把力气用得干干净净才叫行禅,原来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到了下午,我的老朋友“傲慢”又来看我了。我们要在一个平坦的地方修整地面。但是那块地的边缘有些地方很窄,我们需要运大量的土去填满。旁边是个斜坡,那个土填过去很快就滑下来。我一开始没有去思考,就按照自己以前的方式去做事,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弄好。旁边的同学整好其它的地,过来帮我想办法,其实只要把中间挖个洞,或者把边缘的土用手把它垒高一点,它马上就固定住,不再往下滑溜。看着她气定神闲的样子,而自己则方寸大乱,没有主意,这就是不思考也不请教的结果。

现在知道了,傲慢是阻碍自己的毒药,不懂就不需要装懂,把自己放低,多向前辈学习,才有进步的空间。

本期目录...

 

“廉”的故事——【许衡心主】

许衡暑日,止于道旁。梨非我有,忍渴不尝。

元许衡,尝于暑日过河南,渴甚,道旁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不顾。或问之,衡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或曰:“世乱,此无主。”衡曰:“梨无主,吾心亦无主乎?”卒不取。后其乡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

许止净谓:“导之以礼义,则物各有主;恣之以邪侈,则物皆无主。任意肆夺,见金不见人矣。君子小人之分,义利之间而已。许衡自正其心,遂使化行一乡。士君子欲正己化人者,可不知所本乎!”

【白话故事】

元朝有一个叫许衡的人。有一年盛夏,天气非常炎热。许衡和一群人路经河南,他们一路奔走,已是口干舌燥。这时,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结满了果实。大家见了,好不欢喜!不管三七二十一,争先恐后抢着去摘梨子吃。

只有许衡独自一人端坐在一边,连看都不看一眼。有人跑过来问他:“为什么你不过去摘梨子来解渴呢?”许衡说:“那梨子不是我的东西,是不可以拿的。”那个人满心诧异地说:“你怎么这么傻呀!现在世道已经大乱了,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哪儿还有什么主人呀!”不料,许衡提高了声调说:“梨子没有主,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吗?”就这样,许衡始终没有去摘梨子吃。

后来,许衡居住的乡村里,即使果子熟透了掉到地上,村子里孩子们走过时,也不会多看一眼。

后世许止净评述说:“如果用礼义教导人,物品就自然各有其主;如果任由邪念奢靡的想法泛滥,那在人们眼里物品就都变得无主了。人们任意大肆掠夺,是心里只有利,忘了为人之道了啊!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就在义与利之间而已。许衡端正他的内心,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感化了乡里。所以,一个人如果想要端正自己,教化他人,怎么能不明白根本是什么呀!”

改编自蔡振绅先生编著的《德育课本》初集第一册 廉篇【许衡心主】

 
最新活动讯息与张讲师新作
中华黄庭禅学会
http://www.htz.org.tw
各期电子报下载: 黄庭禅各期电子报在线查询
投稿或提问、意见: joan@htz.org.tw; 1004898501@qq.com
欢迎转寄与分享: 点选转寄电子报链接或直接转寄此封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