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引述:篤之以仁義,以固其心,道之以禮樂,以和其氣。宣君德,以弘其大化,明國法,以至於無刑。視君之人,如觀乎子,則人愛之,如愛其親,蓋守宰之忠也。《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
——《忠經·守宰章》
故事來源:子路為蒲宰,為水備,與其民修溝瀆。以民之勞煩苦也,人與之一簞食、一壺漿。孔子聞之,使子貢止之。子路忿不悅,往見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故與民修溝洫以備之。而民多匱餓者,是以簞食壺漿而與之。夫子使賜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
孔子曰:「汝以民為餓也,何不白於君,發倉廩以賑之,而私以爾食饋之,是汝明君之無惠,而見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則可,不則汝之見罪必矣。」
——摘自《孔子家語•致思》
張講師講解:
子路到名為蒲的縣邑做太宰(地方長官),為防水患,召集了很多民工來做防範水患的工程,與大家一起修水溝排水。他覺得百姓來到這裏做勞役辛苦,所以子路給每個做工的人都分給他一竹簍食物和一壺湯水。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趕快派人告訴子路,不要這樣做。子路聽了非常生氣,跑去拜見孔子說:「因為暴雨快要來了,我怕當地發生水災,所以徵調民役來修水溝,以防水患。可是百姓大多窮困,餓著肚皮。所以我用自己的錢,給他們備了吃的喝的,讓他們還可帶回去一些。我在做好事,您卻派人來讓我停下不可以做,這不等於夫子不讓我去行仁義嗎?夫子您平常教我仁義,現在卻告訴我不能做,我不幹!」面對子路的直言抗議,孔子很有氣量,但孔子作為君子不怕與君子發生這種爭辯的場面。孔子說:「我來告訴你其中的道理。平素我教你行仁義,這次卻為什麼叫你不能這樣做呢?你若認為來做工的百姓因家窮會挨餓,你為什麼不去稟告給你的國君,請求把國庫倉廩裏面的米糧發放出來,用國君的名義去賑災救濟呢?你為什麼要用你私人的財富去周濟他們呢?當百姓知道子路用私人倉庫裏的私人財物周濟他,百姓會感恩你;可是如果你不說這是來自你私人倉庫的,而是告訴百姓這是國君饋送給大家的,也就是雖然是從你私人倉庫拿出來的,卻告訴是國君饋贈給大家的,這樣百姓將感恩國君。作一個君子,應對名利無所求。國君享受著國家百姓的俸祿,如果國庫裏有米糧,國君得到稟告,以其英明應該放米糧給百姓,這樣不是很好嗎?可是你子路卻並不先稟告國君,國君就可能不會知道地方上還有餓著肚皮的人。子路你是太宰,國君派你來不就是讓你代為他的眼睛和耳朵嗎?國君並不是不發放啊,是你不先稟明國君。」
子路這樣作為他自己心裏是怎麼想的並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君子遠遠地看會看出什麼來,還有這個事情長期發展下去會有什麼效果,百姓嘴裏稱讚的會是誰?會是子路。所以孔子的做法和建議是名正言順的。
孔子讓子路趕快停下不要再這樣做,不然的話必然見罪於君子。這個事情若被記錄在歷史上,會被君子視為「居心叵測」,這就是「見罪必矣」小人拿到子路的米糧,肯定是高興得跳腳,但是君子有君子的看法,他們看重的是建立國家行政架構的根本目是什麼,看重的是國家行政的整體架構和信譽有沒有因此被動搖或摧毀。這是必須去鞏固的,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為什麼要讀儒家的經典?儒家經典寫的是入世法,出世法只講清高仁慈,不講次序。出世法往往不知道婦人之仁的一念下去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在子路這個案例中,雖然他是一個君子,他動用私人財產周濟百姓,即使百姓再怎麼稱讚他,他也不會有背叛之心,但是大家也許會認為那這樣不就無所謂了嗎?可是若有一天,當太宰的人不是子路而是一個心懷異心的人,他就會說以前子路也曾這樣做,因而他也效仿這樣做,可是他內心裏想的卻是把上面幹掉。所以必須從一開始就要把之後有可能造成莫大危害的所有跡象都销匿在前,這就是聖人所做的事情。
忠臣辦事有次序,使功勞歸於其主人。為什麼要歸給主人?當時派你來的不就是主人嗎?功就是要歸給這個主軸架構上的君。若有罪過時,下面要想辦法攬在自己身上,而把上面的君保護好。一位國君的旁邊,一定要有幾個可以把罪過攬下來的人,若罪過不攬下來而影響到上面去,整個架構就毀掉了。君子辨忠,就是看他辦事情的次序,如果次序不對就是奸臣。子路肯定是一個內心很正直的人,可是他如果照這個方式繼續辦下去而沒有發現的話,也不配成為一個君子。因為君子就是高瞻遠矚、值得大家效法的人,他做出來的事情即便在內心來說是問心無愧的,可是還要從長遠的影響上來考察是否有不良的影響。
所以子路周濟窮人這件事情可以先稟告君主,看君主怎麼選擇。也許國庫有糧就發放出來了,於是這個功勞美名自然歸給君,同時也圓滿了做忠臣的德行,圓滿了百姓一心向著國君的願望,等於君、臣和百姓三個都圓滿了。也有可能子路稟告了君,君有糧卻不發放,那這時子路就要把罪過攬下來自己承擔,讓百姓的指責歸給他自己,這樣做才是一個忠臣良將應有的處事的辦法;還有一個可能是,子路稟告了國君國庫卻沒有糧,這時子路可以說我家有糧,然後三更半夜把糧運到國君的倉庫裏,第二天再以國君之名發放米糧。但若有異心人,第二天他就會出去散佈:「其實你們知道這些糧那裡來的嗎……」本來個人享受這些俸祿財富,要有八成歸功於國家的安定,貢獻出來回饋給國家有什麼不可以?但是現在的人在乎的是「其實都是我」,竟幹沽名釣譽的事,然後裝得一臉無辜,這樣是不行的。
這就是為什麼要學《忠經》的原因。
——摘自張慶祥講《忠經》第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