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黃庭禪學會2019.05.21電子報

一、主題文章:一次次出乎意料的遇見

資深西方心理學者,因何自苦?一次次機緣巧合的遇見,中華先賢的經典智慧,終於聚攏了飄散的意識之花。一起來見證中華儒學的美妙,走進東方禪學的殿堂。

二、問答集錦:「成人成己」是主張不能為己嗎?

小人利己,自私自利。君子利己,卻為何能做到天經地義?智者以真實案例,正本清源,指出己利且利人的明路。

三、小樹苗:「別人家孩子」養成記

一次次讓兒子參加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快步入青春期了,有怎樣的成果顯現呢?為您揭秘那些讓人羡慕的「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四、園丁故事:悌的故事-歐陽賢嫂

廖忠臣父母病逝,留下幾個月大的妹妹,恰逢妻子歐陽也剛生下女兒。在兩個女孩的成長關鍵點,歐陽做出很多不同尋常的選擇,讓她贏得一世美名。

 

一次次乎意料的遇見

作者:李淑臻

我是一名高校的專職心理諮詢師,工作第14個年頭。接觸了不少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藉鑒了中國道家文化的榮格分析心理學,到關注靈性的薩提亞系統轉化治療,以及各類表達性藝術治療。

對我個人而言,西方心理學對我的成長有很大幫助,只是常感還不究竟,付出心力不少,成長和進步也有,卻常感到事倍功半。(上了黃庭禪的初階之後,我有些明白了,可能因為心理學的很多體驗、方法甚至是核心的思想,還都不是主軸,有的可能也能看到主軸,只是還抓不住,所以藉的力比較少,就容易事倍功半。)

機緣巧合,2015年我在喜馬拉雅上聽了一些國學課程,於是開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後來不知道是如何找到黃庭禪的,或許是喜馬拉雅上聽了張講師講《中庸》。

還記得2017年聽張講師講《中庸》,聽首章的時候,簡直是醍醐灌頂,豁然通透,對張講師感激得不行。很興奮地向好朋友推薦,並繼續找張講師的其他音頻,後面搜到了《傳習錄》、《大學問實操手冊》、《幸福內心禪》……找了《尋心》、《平心靜氣》、《黃庭禪》、《撥雲見日》等書看。

張講師講的內容,解答了我學習心理學好多年以來的困惑,尤其解答了心理學中一直講「找到你自己」中的自己、「傾聽你內心的聲音」中的內心、榮格心理學中借用中國文化而提出的「Self」翻譯成的「自性」、「自己」、「生命力」、「真我」等到底是什麼這個核心的問題。

心理學也經常在說這些,但感覺語焉不詳,沒有著力點。張講師從中國文化角度的解答讓我心服口服、豁然開朗,真是撥雲見日。

自此以後,就認定了張講師。每天不聽或看點張講師的音頻或者書,就感覺總缺少點什麼。

2018年12月,進入了黃庭禪一個粉絲群-經典走入生活10群裏,我也不記得怎麼進入這個群的了。慢慢被這個群感染,學長們的回饋和分享滋養著我,我開始聽著張講師的聲音靜坐,後來是每天站樁,並完成了一個月的善本功課。

後來,機緣巧合,終於在2019年5月上了黃庭禪初階。

之前聽了、看了不少張講師講的內容後,我用頭腦的思考和理解也能把張講師講的內容說的頭頭是道,感覺像是一棵樹上開了花,開了花就很喜悅,雖然現實生活中有花沒有果,其實是還沒有品嘗到結果的滋味,只是開花就很開心了,呵呵。卻也覺得,如果上了課,應該會有更不一樣的體驗。

這是真的!

黃庭禪初階課程,讓我把頭腦知道的知識轉化為身體力行的練習和體驗,通過一個個看上去像是遊戲的活動,開啟了讓意識之花落下,藉著體驗和練習結出果子的造化。

初階課後,我感覺到的是一種沉靜和踏實,越發「不惑」、越發「知天命」、越發臣服於「盡己」,向天命盡忠。對我們自帶佛性、不人為造作就會結出佛果深信不疑。

到今天,初階結束7天了,我發生了如下變化,這些變化和以前在心理學的學習中帶著很多興奮、喜悅的情緒不同,這次是靜靜地、平和地、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

1、 平常說話少了

心動口不動、心不動口不動。口動時說話儘量中正,圍繞一個主軸,成人成己,心底無私天地寬。這主要是禁語帶給我的。一個人靜靜地觀照自己的黃庭,當準備好的時候再說成人成己的話。

現實中是和孩子、先生的互動品質有明顯的提高,情緒平穩,孩子和先生的情緒也平穩很多。

2、 素食。

初階之後,吃素這件事自然而然發生在我身上了,對肉沒有了欲望。雖然目前也只有7天,用心感覺了一下,覺得能夠持續下去。

不需要向同事朋友講我吃素,也不用跟先生講我要吃素,我只是專心安靜地吃素。恰好這段時間先生也不在家吃飯,早飯時先生兒子、也都不吃葷。我兒子日常不吃葷也無所謂,以前我煮雞湯、魚湯他也不吃,說不能傷害小動物。

有趣的是,吃素3-4天時,我發現大便的味道都不那麼臭了,不是那種讓人厭惡得無法忍受的味道了。

3、 對父母更多耐心

臨在的晚餐中,我流淚了。不劇透具體過程了。這個過程中想到了小時候父母的養育,尤其是媽媽給我餵飯的感覺,對媽媽充滿感恩,心裏和媽媽越發親近了。

4、 感恩、感激,覺得自己命真好

這種感覺以前比較少,但這次課程之後,真心感恩!

張講師精心設計了這個課程,看得出課程如此用心。這是我參加了很多培訓,感覺最用心的一個課了。

張講師將解脫煩惱罣礙、修心、修性、了命的過程一步一步該怎麼走(寬兩秒實在是太好了!是無價之寶),諄諄教誨,幫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還有小隊輔認真敦促和陪伴一程。

是祖上或上輩子積德了吧,這輩子能夠遇到一個讓自己明心見性、又能夠把明心見性的步驟講得如此清晰的老師,將一直沒有講清楚怎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心、俢性、了命的過程,講得如此實在,凡夫愚婦都可以學得會,又從講經典上幫助我們明事理。

為往聖繼絕學,為天地養正氣,也就是如此吧?

心裏也慢慢激發出同樣的人生目標:先為天地養正氣,力所能及地為往聖傳播絕學。

遇到黃庭禪,學到了安心之法、明心之計,走上見性之路。

再次感恩中華文化,感恩古聖先賢們!

本期目錄...

 

「成人成己」是主張不能為己嗎?

作者:張慶祥講師

同學問:講師,您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一直把這句話看作是自私的人為己開脫的口頭禪。與朋友分享學習經典的感悟時,說到「成人成己」時,她們反問說:「不還是在為己嗎?」請講師解惑,謝謝您!

張講師答:一個人做任何事情不是不為己,而是為己不損人。君子拿我可以拿的,吃我可以吃的,享受我可以享受的,但絕不掠奪別人所擁有的來滿足自己。君子不奪人所好,別人東西我們搶奪過來享受,這就是小人了。君子自己有的好處,就會想要照顧到別人,君子不是不為己,而是為己的過程不能虧欠於人。君子是能問心無愧而已,並不是不為己。

君子也不是天天為著別人,君子也會先站穩自己的脚跟,先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行有餘力就去造福他人。各位看過飛機上面的安全宣傳畫面,如果飛機真的要失事了,座位上的氧氣罩會自動掉下來,這個時候是身為母親的你,要先幫小孩戴上氧氣罩,還是你自己先帶上?正確的作法是母親自己要先戴上氧氣罩,再幫小孩戴上。為什麼?因為小孩沒有行為能力,萬一母親沒有先戴上,如果一下子缺氧失去意識,那麼不只母親救不了自己,甚至連孩子也救不了的。所以一個君子自己必須先能自救,再去救人,君子必須己利而後才有能力利人。

世上沒有自己站立不起來,卻能教別人怎麼站立的。所以君子不是不為己,而是利己的過程也會想到要利人。君子在利己的過程中,只拿該拿的,絕對不會去損傷別人的利益。利己是天經地義的,一個人憑著自己的努力來利己,這沒有一點可恥的地方,而且是值得稱道的。可恥的是損人來利己,可恥的是利己之後還貪得無厭,完全沒有一點利人的作為。

本期目錄...

 

「別人家孩子」的養成記

作者:小滿

剛剛,同事問:「你上黃庭禪,兒子上小樹苗,你肯定很有辦法,把你兒子教得很好吧?」咦,好像也沒有耶。雖然兒子五年級了,快要步入青春期,我們的溝通也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但是他還是個貪玩的五年級學生,在體育、音樂、學習上也沒有過人之處,他並沒有長成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

那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家那麼篤定地讓兒子一次又一次地參加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呢?

我想是因為以下的原因吧:

小傢伙挺愛錢的,喝過的飲料瓶總不捨得扔,他準備拿它們賣個小錢,我們平時也沒少拿這事笑笑他。

今年寒假回老家,他卻給了奶奶50塊錢,佔他當時現金資產的50%。問他為什麼會想到給奶奶錢,他很平常地說:「奶奶沒工作,沒收入嘛」。

後來,因為媽媽工作的原因,奶奶來家裏照顧他,不小心把他收集的一堆小玩意當垃圾扔了,心疼死他了,連連哀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一句埋怨的話也沒有。我當時很感歎,問他:「怎麼不像以前啦?」他說:「奶奶也不是故意的嘛」。

現在也不讓奶奶接他放學了,自己坐公交。一是不想讓奶奶走太遠的路,二是擔心搬了新家,奶奶會迷路;放學後有事要做,預計會晚回,就會讓媽媽給奶奶打電話,讓奶奶不用擔心。

奶奶和媽媽之間的婆媳關係,也因為他的懂事而變得越來越溫暖融洽了。

鄰居的大人們也都很喜歡他,每次遇見他都會主動和他聊幾句。可能是因為他每次按電梯時總會等待後面的來人;進出大門時,都會快步上前先把門打開,讓別人先出入吧。

他和社區的保安人員都很熟,因為他總喜歡主動和他們打招呼,他覺得他們保衛社區很辛苦。

外公患重病多年,他每天上學前都會給外公打個電話,問問外公的感覺怎麼樣啊,天氣怎麼樣啊……讓外公在那難熬的日子裏,時時感受到外孫對他的掛念。

外公曾經說過,如果那一天到了,不要讓兒子去看,因為兒子從小膽子小,喜歡在心裏藏事,他怕給兒子留下陰影。

那一天,還是來了,大家強忍著悲痛處理後事。家簇中只有兒子這麼一個小孩到場,大人們都在忙碌,他沒有害怕,沒有不知所措,他在盡力地安慰外婆,說:「外公病了那麼久,很難受很難受的,這對外公來說是解脫,外公現在一定在天上看著我們。外婆照顧外公那麼久,很辛苦,以後春節可以跟我們一起回山東老家」……

在那個場合,他幫不了太多的忙,卻一直在用心配合,他的寬和穩,讓媽媽安定了不少。如果外公能看到,也一定會為他的成長感到安慰。

兒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而在很久一段時間,看不到他明顯的變化,但是,就如小樹苗老師常說的,在孩子心中播下善的種子,悉心灌溉,一定會發芽成長。

現在,兒子的擔當力也慢慢顯現了,男孩子,動手能力弱,以前讓做家務總是要推三推四,有老人家在時,更是能賴就賴。最近一次,趁小樹苗四部曲的功課,要求他承包每個周末中午的洗碗任務,小傢伙只是嘀咕了兩句就接受了,而且在做的過程中還挺有樂趣的。如果哪次奶奶說要幫他,他反而會更快速地去做,再不會像以前那樣能躲就躲了。

這些,就是我們家一直讓孩子參加小樹苗內心成長營的原因。一家人緊跟小樹苗的教育主軸,在遇到孩子成長問題的時候能找到明確的方向,心不亂。這是我們家幸福生活的依傍。

本期目錄...

 

悌的故事——【歐陽賢嫂】

【原文】

廖婦歐陽,小姑閏娘。乳哺送嫁,賢嫂名揚。

宋廖忠臣妻歐陽氏,舅姑死疫,遺一女名閏娘。才數月,氏適生女,同乳哺之。乳不給,乃以其女分鄰婦乳,而自乳閏娘。凡有食物,必倍厚之。久之,女亦自甘退讓。及笄,人每求其女,氏必以小姑未字辭。卒以富貴家先閏娘,罄其妝奩之美者送之。送女之具不及也。

呂坤曰:姑嫂,世所謂參商人也。年少分疎,易生嫌隙。世之為嫂者,誠如歐陽氏,則舉世皆閏娘矣。吾以是知一人盡道,二人成名。同室仇讎,過分多寡耳。難以罪一人也。

【白話故事】

宋朝廖忠臣的妻子,複姓歐陽。嫁入廖家後不久生下了一個女兒。這時,她的公公婆婆由於染上了瘟疫,雙雙去世了。死後留下了一個女兒,名叫廖閏娘。廖閏娘是廖忠臣的妹妹,生下來只有幾個月大,父母就不在了,很可憐。正巧,廖閏娘與歐陽氏生下的女兒差不多大,都是嗷嗷待哺的時年紀歐陽氏就把這個小姑與自己的女兒一起撫養。姑娘、姪女一同吃著她的奶水。然而,她的奶汁根本無法同時餵養兩個孩子。看著兩個孩子整天都吃不飽,由於奶水不夠餓得哇哇哭,她的心都要碎了。只能滿足一個孩子,歐陽氏沒有捨棄她的小姑子,而是把女兒寄養到鄰家去,把自己的奶水給廖閏娘吃。

人們一定覺得奇怪,為什麼情願讓自己的孩子挨餓,而去照顧別人家的孩子呢?不是要施由近始嗎?難道她只是為了博得別人的讚揚,而不管不顧自己的孩子嗎?其實不然,歐陽氏心裏很疼惜這個無父無母的孤兒,總覺得她太可憐,雙親都不在了,無依無靠。如果不對她好些,她在這個世上真的沒有親人了。自己的女兒不管怎麼說還有父有母,如果遇到困難還有求助的地方。而小姑子好孤單,好可憐。每想到小姑子的境遇,就會對她加倍疼惜。生怕她再受一點點委屈。

因此,每逢吃好吃的東西,歐陽都會留給廖閏娘,還比給自己的女兒多一倍。再加上廖閏娘從輩份上來說要比女兒長一輩,女兒理應尊敬她。就這樣時間長了,歐陽氏的女兒也體會到母親的心意了,知道並不是因為自己是娘親生的,就應該多吃、多拿,就應該理所當然地得到更多的愛。看到母親對小姑好,體會到母親內心多麼憐惜這個孤苦伶仃的小姑,心中油然生起了敬佩之心,理解了自己母親為什麼對小姑總是比對自己好。是因為自己的雙親還在,自己還可以在父母面前撒撒嬌,有困難,父母都會幫助自己。可如果沒人對小姑好一點的話,她的心裏多無助啊。於是她再也不和自己的小姑爭了,也懂得退讓了。

等到兩個女孩子長大了,開始有人來求婚。歐陽氏會每次都說:「我家小姑還沒有許配人家,怎麼可以先許配我的女兒呢。」古時候都是年長的先嫁,年幼的後嫁,若年幼的先嫁出去的話,年長的會被人瞧不起的。就這樣歐陽氏事事都先想著廖閏娘,最後,終於把廖閏娘先嫁給了好人家。為了讓她在夫家可以日子過得好些,她儘量把為小姑子準備了豐厚的嫁妝。等到嫁自己女兒的時候,嫁妝就沒有那麼好了。由於她的女兒體會到自己母親用心良苦,知道母親是為了疼惜小姑,不忍她受半點委屈,因此心裏並沒有半絲的怨恨,反而能夠理解母親,對母親更加敬佩。因為她知道她母親內心其實是更愛她的,只是對小姑發自內心的憐惜,不忍心她受苦,而希望她更好。

呂坤曰評價說:姑嫂,年紀相仿,關係生疏,容易生嫌隙。若世上做嫂子的人,都像歐陽氏一般,那麼整個世界的人都能像閏娘一般被對待。一個人盡孝悌之道,二人都成名了。但是同室相互敵視,都多少有過錯,不能只怪罪一個人。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二集第一冊悌篇《歐陽賢嫂》

 
最新活動訊息與張講師新作
中華黃庭禪學會
http://www.htz.org.tw
各期電子報下載: 黃庭禪各期電子報線上查詢
投稿或提問、意見: joan@htz.org.tw; 1004898501@qq.com
歡迎轉寄與分享: 點選轉寄電子報連結或直接轉寄此封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