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張公藝,九世同居。睦族之道,忍字百餘。
唐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問其睦族之道,公藝請紙筆以對,乃書忍字百餘以進。其意以為宗族所以不睦,由尊長衣食或有不均,卑幼禮節或有不備,更相責望,遂為乖爭。苟能相與忍之,則家道雍睦矣。
李文耕曰:「處家之道,非一忍字所能盡,然忍固爭之反,化之漸也。凡憎嫌之端,初起甚微,結之便深,構之便大,一忍則無事矣。況相效於忍,有不和順者乎。張公治家,更有規範,然忍字固其得力處也。」
【白話故事】
現今,孩子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很普通,若是祖父、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一起生活,這個家就被稱為「三代同堂」;若祖父、祖母的父親或者母親也都健在,並且在一起生活,則被稱為「四世同堂」,是現代難得看到的景象。
可是歷史上竟然有過一個 「九世同堂」大家庭呢!九代共900多人,都住在一起,沒有分家。因而整個家族每天衣食住行都在一起,每到吃飯時間,全家擊鼓為令,聽到鼓聲立刻應聲到餐廳集合。男女分別入坐,老人在上座,晚輩在下座,兒童另設桌凳。難能可貴的是全家人謙恭禮讓,上下和睦,成為遠近聞名的榜樣家庭,受到周圍鄰里的讚揚。
這個九世同堂大家庭的好名聲,很早就傳到了皇帝那裡。從北齊的朝代開始,多次受到當朝皇帝的表彰。在古代,一個平民家庭能得到皇帝的表彰,是天大的榮譽。
到了唐代,皇帝唐高宗也聽到了這個九世同堂大家族的美名,唐高宗對此非常好奇。於是西元665年皇帝率領文武大臣和妃子等人去山東泰山的路上,就決定順道來這個大家族查訪。
當時掌管這個家族的人叫張公藝,他西元578年出生(北齊承光二年)活了九十九歲,親身經歷了北齊、北周、隋、唐四個朝代。張公藝從小就很重視品德學習,成人以後非常智慧明理,所以被推舉為家族的掌管人。
唐高宗來到張家後,果然看到張家人丁興旺,一派祥和,而且鄰居對張家也是交口稱讚。可是唐高宗想親自考一考張公藝管理家族的智慧,就想出了一個考題。唐高宗命大臣找來了兩個梨,當場要求張公藝將梨分給家族的所有人吃。兩個梨分給900多人怎麼可能呢?皇帝真是出了個大難題。可是,張公藝謝過唐高宗後,不慌不忙地讓人把兩個梨用石臼搗成汁液,並將汁液倒入了平日盛飲用水的大水缸裡,之後召集大家,給每人分一小勺。這下高宗皇帝親眼看到了張公藝的治家智慧,很是讚歎。接著皇帝就詢問張家的治家秘訣是什麼,張公藝請求用紙筆來對答。高宗皇帝命人給他拿了紙筆,鋪好紙後,張公藝竟在紙上連寫了一百個「忍」字。
寫好之後,張公藝稟告皇帝說:「我自幼接受家訓,要慈愛寬仁,我也沒有特別的才能,僅是自己誠意待人,但我一直強調讓大家都堅持一個『忍』字。因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所以長幼有序很關鍵。如果沒有尊卑次第,家一定會很混亂。大家在一起相處時,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就會紛爭不斷。
這麼多代人生活在一起,衣食住行,對於長輩的奉養等等,難免會有不周全的地方,而對於年幼小輩的關照也會有想不到或攤分不均的時候,因此若彼此之間,總是互相責問,互相埋怨,不能相互包容禮讓,就會因一點小事引發各種爭端。這樣一來,大家就無法同心協力、相互合作了,就沒有人願意積極為家裡做貢獻了。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家財產不興旺,大家族自然無法維持。
因此,我們家的每個人,都遵從這個『忍』字,無論發生什麼問題,都盡力做到禮讓互助,因此大家能長久地和睦相處。」
張公藝的一番話讓唐高宗感動不已,立刻給予了賞賜,以示表彰。自此,張公藝和他家族「包容忍讓,寬以待人」的做人準則,成為後世的榜樣。他們家族的美名也傳播得更遠了。
李文耕曾評論說:「處家之道,不是一個『忍』字所能說盡的,然而『忍』原本就是爭奪的反向,遵從『忍』的原則,糾紛自然漸漸化於無形。但凡憎恨厭惡的發端,最開始都是很小的事情引起的,但累積久了,這樣的情緒就變得深切了,再一交錯盤結就變得更大了。所以當下能『忍』就會沒事了。所以大家若能彼此忍讓,哪有不和睦的道理呢?張公藝治家有方,雖得益於家規的確立,但是『忍』字才是他治家最得力的抓手啊。」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第一冊悌篇《公藝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