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黄庭禅学会2019.02.21电子报

一、主题文章:当下就要进步(上)

七日的耕读体验营,又苦又累。自以为靠出一份力,证明自己的重要,但日日所做的,却是做与不做都“很不重要”的事。这里面“很重要”的含义,在哪里?将“耕”与“读”、“道冲而用之”,字字句句化为身中体验。积阴还是长阳,当下可见分明。

二、问答集锦:一心渡人却被非议,谁的错?

觉得他人的信仰有偏颇之处,好心提醒却不被接受。于是内心辗转反侧,难道我做错了吗?一起来看看,圣贤度化众生所怀的是什么心境?

三、小树苗: 真善美的长养

在教育中,如何处理孩子们看似不配合的各种状态?小树苗的志工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隐恶扬善,以逸待劳。发现了禀性各异的孩子们背后的真善美,让教育取得成效。

四、园丁故事:“悌”的故事——【王何贤名】

对于家产,很多人都希望多多益善。可是,本篇故事的主人公何氏先后两次把辛苦积攒的家财主动送人。为何她会有如此异乎寻常的作为?古代贤良如何持家待人,值得后人好好品读。

 

当下就要进步(上)

作者:宝夕

终于赶上一次耕读体验营。

虽然,感觉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单一的动作,重复的步骤,心情倒是不少。不过,既然选择来山上,就是来学习“不挑菜单”的。来什么活,就干什么活。来什么心情,就看什么心情。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讲师常说:“黄庭禅这门课,就算开到十阶,都是同一个主轴。”

耕读七日里,每天上工前,大家先到中庭集合,等讲师来提点几句,分配任务。一日,讲师说:“其实中岭山这些草砍不砍都一样,反正不久之后,又长回那样……关键是,派给你这些看起来“很不重要”的工作,是一件 ‘很重要’的事。” 我眼前一亮。

什么重要呢?如果没有心法,在山上也和普通的农夫没两样,甚至还不如。常常反观省察:现在做的事是否符合义理、大小先后?此刻内心轻不轻松、真不真实、自不自然?感觉畏难、想逃的那一刻,内心悄然一动,有没有读出来呢?当个有心法、有智慧的耕读农夫。讲师说:“一切有益的努力都叫耕……而读就是读你身心的变化,到底是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让自己的身心性命、让事理都往好的方向前进,事情才有功劳。”

每天午休,是集体站桩的时间。每次到最后,引导音乐停止了,助教总会再拖几分钟,引导大家多站一会。那几分钟“就当一切刚刚开始”,越来越低……第一次这样低下去这样久,我的内心是抗拒的:“什么叫不要忍耐,也不要起来?”

当低到一定角度,腿开始发抖,胸口开始动荡,身体开始发热,膝盖情不自禁地一次次抬起来……虽然知道要看浪头,胸膛敞开、再敞开,虽然讲师说过,要像海绵一样,接受一切。可是,全身的紧、热、麻早就淹没了黄庭,茫茫然一片,好像啥也看不到……感觉自己是好不容易、连哄带骗地站下来。

然而,愣是这样、硬着头皮跟大家一天天站下来,我开始渐渐听到,原来以为早已耳熟能详的引导中,还有重新打到心坎里的话:“何必跟感受太熟呢?你要像第一次经验它那样,和平地接受它,好奇地欣赏它,像个赤子……。”喔!我真的有在欣赏它吗?还是其实一直悄悄地抵抗?你在苦苦的忍耐中寻找什么、等待什么呢?难道真有从此一按、便再不痛不痒的身体开关?现在是什么,就看什么……

想起讲师在最近耕读中,一再提起《道德经》第四章的“道冲而用之”。“冲有两个意思,一是虚无地看着它,一是立起志气……气一动,就开两个门,一个建设的门,一个破坏的门。你会用,它就开始建设,你不会用,它就开始消亡……”

“怎么用?就是对它不分别取舍!听不懂,具体一点说,就是不要用力,不要抵抗。再听不懂,就说放轻松。还听不懂,不然就说随它去吧,不甩它……反正换尽各种语词就是告诉你,气是可以动的。”“或不盈”,不用担心它会满出来……“渊兮似万物之宗”,只要心胸放得够宽阔, 完全可以容纳身心中的任何变化。”

后来再站桩,每到忍无可忍处,想起“冲而用之”,竟然有苦中作乐的感觉。腿已经酸到不行了?抖到不行了?那就再蹲低一点试试看,看你有多怕那个苦。它原是我身体里的雄兵,此行特来告知:大道在你身中,有多珍贵!现在全身这股汹涌、澎湃的气血,正是我可爱、活泼泼的生命啊!

每次结束站桩,慢慢站起来的时候,助教也特别提醒,千万别有松懈了一口气的感觉。好像终于结束某种煎熬,其实又给潜意识悄悄按下一个按钮——它记住一切悄悄的隐忍、暗暗的抵抗,还有那些洋洋的得意……那好不容易蓄养的精气,也可能会在某些时刻一泻千里。无论站桩多久,如何有真正稳健的前进?

每天晚餐后,各位“农夫”终于可以好好一起围坐下来,彼此分享、读经。反省自己整日下来,主要当“大人”的时候还是“小人”的时候居多?什么时刻感觉特别长养,什么时刻感觉特别耗气?再把《孟子》《传习录》等经典中的字字句句,放到身中来检验检验。既然经典其实在讲切身的事,在生活中是如何呈现的?

最后,大家一起静坐,身中气机,历历分明,正是好好检验、享受一番今日的“成果”——讲师说:“存心一念之间,黄庭一开一合,就决定了你是进阴气还是阳气。” 原来如此!现在的自己,正是过去每个当下的累积。一天下来,存怎样的心;在多少个当下,是在建设,还是破坏;身心是倍感滋养还是日渐萎靡……就算骗得过自己,也骗不过现在身中这股昭明灵觉的气呀!

(未完待续)

本期目录...

 

一心渡人却被非议,谁的错?

作者:张庆祥讲师

同学问:有朋友信仰佛经是消业障或功德,比如像念经持咒百万遍那样,我试图说要观照自心等,被朋友不屑。而他每次持咒也不见仪式,只说重要的是信和心,我认为他在浪费时间,心中有不平。我是否要改变方法度他,还是专注自己的修为即可?

张讲师答:一个人肯坚定信佛、肯去诵经,已经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了。这表示他要一心向善,起码比整天游手好闲的人不是好得多吗?起码要比整天逛百货公司、说人是非的人不是要强得多了吗?这么不简单的人,有什么好让你心中不平的呢?我实在看不懂!他已经比大多数的人好太多了,连这种人你都还不屑,那世上你不屑的人未免也太多了吧!

不过我要反过头来问问您:“您有什么高过他人之处吗?”一个常常不屑、不平的人,真的高过人家多少吗?这不也显示着自己的心量有多狭隘吗?古圣贤就算比众生高明很多,但他对众生也只有一种怜悯的心,一种想帮助众生的心而已。

如果众生不愿意接受他的度化,那么圣贤也会满心地祝福他。六祖不是说要合掌令欢喜吗?如果自己以为得到什么特殊的枢机,摸透了一个什么关键,而后就开始对那些跟你不一样的人忿忿不平、心生不屑,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心态。

光是这种狭隘的心态就已经非常可议了,你还敢自己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吗?你有好的东西当然应该要与人们分享,但是他们选择不要,难道算得上什么错吗?所以修行应该多返回到自己的身上,常常观照自己的修为,不要老把指头指向外。您现在所犯的这个清高的毛病,正是《心经》里面所说的“净相”啊!这是修行过程中要特别小心的。

本期目录...

 

真善美的长养

作者:莉云

回首这几年来,珠海只要开小树苗课程,我是期期都在的,但却很少参加其他城市的小树苗志工。以前没上班有时间但很少走出去,而今开始上班了,越发觉得时间的宝贵。恰逢深圳举办课程志工人数稍欠,毫不犹豫请假报了名。

开课前一晚,心里美美的,终于可以不用理繁杂的后勤事务,可以安心专注课堂,好好陪伴、用心发现孩子们的真诚善良和美好了。事实上,想象终归是想象,第一个上午便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也许是运气好,带了这么多次小树苗,遇到的都是天使班,顺顺的,这次却来了个考验。

队里有一位孩子特别急躁,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稳,一下课“咻”一声人不见了;

该集合了,四处张望找不着人,“咻”一声不知打哪冒了出来,突然回到位置上了;

吃饭了,“咻”一声端着盘子,热心张罗小朋友们爱吃的南瓜饼去了;

“咻”一下子又不知吃了多少块橙子,虽然他明知道妈妈告诫他要少吃橙子,不然嘴角会烂,可他控制不住自己……

纵然如此,跟前两次参加课程时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进步许多了(在此不禁对他的两位前任小队老师升起深深的敬意,是她们的坚持陪伴,才使孩子一步一步向前进)。

这个倒也罢了,小队同时还有一位年纪较小、第一次参加小树苗的男孩,却是特别特别的慢条斯理,上课铃声已经响了,他还在慢条斯理地整理玩过的玩具。这一个快一个慢,过犹不及呀!如何使他们都往中道上来?使这个队伍在中和的道路上稳步向前?我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来。那好吧,先去观察去发现。

放下所谓的快与慢的判断,全然接纳孩子们的状态。每个孩子的禀性不同,但是那份真却是共同的。急的孩子行动力强,热心为大家服务,心中有他人的这颗心是非常可贵的。也许方法上、行为上有些欠缺,那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去正确表达自己的善意。宽和耐心地告诉他:如果我们用另一种方式会不会更好些?孩子们自己会去判断好坏。

比如有一餐需要整个小队一同离席,这位孩子很快就吃饱了,也为大家张罗够了,剩下的事情就只有等待了。这使他不耐烦,说:“你们大家能不能快点?”当时大家都正其乐融融边吃边愉快交谈,气氛就像一家人在围餐、兄弟姐妹们在分享交谈,这个声音冒出来有点不和谐。我放下筷子,望着这位孩子,笑笑说:“我们可不可以不要求别人,只要求自己?你可以慢一点吗?”我相信这句话进到他的心里去了,他马上安静下来,坐在那里等,后来在美好的用餐氛围下又吃了一会儿,直到大家吃完,一起收拾好餐桌离场。

慢男孩是第一次参加课程,小小的、慢悠悠的,心特别柔软,有些时候分不清大小先后。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问他:“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哪个是先哪个是后,哪个是大哪个是小?”头脑上他很清楚,但还是动作慢,毕竟小。出乎我意料的是,快男孩自告奋勇说:“老师,我来照顾他。吃饭我坐他旁边,今晚我帮他洗澡。”慢男孩也乐颠颠地十分同意。我心想,这真是上天的神来之笔,他们一起搭配,让快的慢下来,慢的快一点,不用操心啦……

课程在顺利地进行着。第二天上午的“厨房小能手”是我带关,这一关也带给我许多的美好感受。首先在准备的过程中,厨房志工组的志工们和副关主一起,大家心往一处想,按着备关要求准备得妥妥的。临近开始了,望着一切就绪,心里稳稳当当的,安心等待孩子们的到来,内心非常的温暖,感恩有这么好的一个团队。

第一轮闯关即将结束时的总结环节,一群孩子围着我们,张大双眼望着我,眼神是那么的纯净,求知的意愿是那么的真切。呵护着这一双双的眼睛,引领他们用心去感受真诚、善良和美好,那一瞬间,全身充满了幸福感,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志业吗?用心引领、用心去感受美和善,没有比这更美好的志业了!

整个课程中,诸如此类的小场景、小温暖是很多很多的,写都写不完,一言以蔽之——真善美的长养。

当然,除了长养之外,还会有不少看清自己习性的机。但这些毛病都没关系,看见了,觉察清楚它,慢慢地它们会一点一点褪去,正如阳明先生所说的“专注在善的时候恶就不见了”。

本期目录...

 

“悌”的故事——【王何贤名】

【原文】

王妻何氏,勤俭积资。弟妹贫困,尽以与之。

宋王木叔,甚贫。妻何氏,永嘉人,勤俭佐夫,家用遂饶。一日,语夫曰:“子可出仕,弟妹贫寒,余资久蓄何益,请以与之。”木叔曰:“是吾志也。”旦日尽散,簪珥不遗。木叔既仕,何氏又曰:“弟妹尚困,有田如许,何不畀之。”夫喜曰:“此尤吾志也,尽以田与弟妹。”一郡称为贤妇。

吕坤谓憎同室而专货利,妇人莫不尔。欲其彼我分明已难,况尽推所有以与弟妹乎。况其家素贫,因何氏勤俭佐夫,渐渐积蓄,而始得此所有乎。其夫喜而从之,友于可概见矣。

【白话故事】

宋朝有一个人叫王木叔,他从小家境贫困。成年后娶了妻子,大家都习惯称她为何氏,来自永嘉地方。成家后王木叔和妻子何氏没有依靠家里,全靠自己的勤俭节约、努力奋斗,慢慢地让他们小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妻子何氏很理解自己的丈夫,觉得他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于是便鼓励自己的丈夫说:“家里的经济情况现在您已经不用担心了,您何不去谋个一官半职好好去服务百姓,也算是回报乡里对我们的照顾了。”王木叔听了妻子的话,沉吟了许久,但并没有马上表态。

这天,妻子何氏对王木叔说道:“既然您是要准备去为官的人了,家财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以后您若能做一方官员,自然有朝廷的俸禄(官员的薪水)可领。我们不是贪图富贵的人,太过富贵,反而不太容易亲近百姓了。现在弟弟妹妹们还是仅仅维持温饱,还有一些困难,不如我们将我们积攒的这些家财都送给他们吧。这样对大家都好。”

王木叔听到妻子的这一番话,内心高兴异常,没想到妻子何氏考虑得如此周到。

到了第二天,王木叔把自己的弟弟妹妹都请到家里,跟他们说了自己和妻子的打算。弟弟妹妹们不可置信地看着哥哥和嫂嫂,那表情似乎在说虽然大家是亲兄弟姐妹,但世上哪有不爱钱财的人啊?王木叔和妻子何氏早就预想到了他们的反应,二话不说就把已经商量好的要分的钱财都搬了出来,一份份分配给他们。弟妹们原本以为分家产只是指的家中的金银,没想到嫂嫂连自己的簪子和耳环,也都一点不留地全部分给了他们。就这样王木叔通过自己的才能谋到了官职,带着妻子和孩子两袖清风地赴任去了。

王木叔做官后,有了俸禄,加上何氏勤俭持家,家境又慢慢地好起来了。何氏看到弟妹们虽然分到了财产,但是日子还是不宽裕,就又对丈夫说道:“现在弟弟妹妹们虽然生活有了改善,但是还不松快。现在您的俸禄已经够我们家的生活所需,我们还有一些田地,何不把地都分给弟弟妹妹们呢。王木叔看妻子如此顾全大局,心中很是欢喜,赞同道:“太好了,这太合我的心意了。”于是夫妻俩把田地都给了弟妹。

乡亲们听到这件事情都觉得不可思议,尤其对何氏的心胸感到敬佩。分一次家产已经很难得,到后来还把田地全分给夫家的弟弟妹妹。何氏实在是个贤德的女子。

吕坤曾评论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恨不得没有兄弟姐妹来与自己相争钱物财产,希望家产都一人独得才好,尤其是妇人的心思里,更是会因考虑到自己的后代而变得贪婪。一般人做到平均分配财物已属难得,更何况是将自己辛苦积攒的财物尽数赠给弟弟妹妹们呢!何氏能将自己辛勤持家得来的家业积蓄,尽数送给夫家的弟弟妹妹们,更是难得中的难得了!

(改编自蔡振绅先生编著的《德育课本》第二集第1册悌篇《王何贤名》)

本期目录...

 
最新活动讯息与张讲师新作
中华黄庭禅学会
http://www.htz.org.tw
各期电子报下载: 黄庭禅各期电子报在线查询
投稿或提问、意见: joan@htz.org.tw; 1004898501@qq.com
欢迎转寄与分享: 点选转寄电子报链接或直接转寄此封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