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善本記錄自己的人格,讓人生不空轉。」 這句話是張講師在提倡大家記錄善本時說的。初聞此句,便覺得無比印心,簡直一句驚醒夢中人!
記善本前真的沒有好好研究過什麼是善,以為熱心腸就是善、助人為樂就是善、自己吃虧也是善。跟著同修們一起記錄善本後才發現,小小一「善」背後,是大大的「智慧」。
從造字結構上看,「善」是「美口」,意味著說別人的長處和優點,鼓勵人向上、隱惡揚善。但「善」不是違心地誇獎人,不是給對方灌迷魂湯,更不是捧殺他人喔。
從人際關係上看,「善」是對人寬大、光明磊落,與人互動時做對的事、說對的話,是心中有他人,是懷有一顆柔軟的、成人成己的心。
施善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私欲才去做善的事情,而是真正能長養他人的身心性命,並且要放下一顆求認同的心,不然就是背道而馳,變成施惡啦。
施善就是去敬、去誠、去習禮。認認真真做善本時,黃庭是溫暖且柔軟的,能感受到自己是謙虛的,對面前的人、事、物品會多一分敬意,自己在言行舉止上也會不自覺得禮貌起來。
分享幾則我的小善本:
進出公司的玻璃門時,如果看到恰好有同事站在門的另一方也要進出,會主動打開門,先請對方進出,自己隨後進出,並輕輕把門關好。
如果後面還有同事走來,便會等他一起。簡簡單單的一個行為,本著與大家行個方便的心,自己感到很長養。有時會收到同事一聲溫柔的「謝謝」,黃庭更是滋養。遇到毫無反應的同事也會坦然接受,因為自己知道,做善本並不是為了向他人索取認可和表揚,只是簡單的一個與人方便。
路上看到空的礦泉水瓶、香蕉皮或者其他垃圾,也會彎腰撿起扔進附近的垃圾桶。其實它們很可愛,在消耗完自己、服務了我們的身體後,理應被善待。否則任其孤零零地躺在大馬路上,被來往行人踩一腳、踢一腳,反而還會助長他人「行惡」的機會。
體諒先生平日加班比較多,週末會多做一些家務,讓他多些時間休息。以前做家務時,儘管初心是好的,但極易和對方發生爭執,對兩個人有差異的生活習慣很是無奈。禪修後,對「愛和付出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體會,自己竟漸漸柔和下來。帶著溫度和先生互動、和家裡的每一處互動。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舉動,對於以前的自己來說,黃庭不知道會有多少發生,但對如今的我們這對老夫老妻來說,就像是冬日午後一杯溫熱的紅茶,無需言語,小口小口喝下去就明白什麼才是夫妻恩愛。
做善本之後,心的確比以往更柔軟了,自律性也有所提高。假如不是斷斷續續記錄了幾個月善本,自己大概還是活得稀裡糊塗。
雖說已經有些明白「善」的含義和記善本的價值所在,但依舊做得不夠扎實,方方面面都需要提高。比如要告誡自己不能自以為是地行善、不能行無明之善;比如在面臨強大的習性時,要拿出勇氣迎難而上。
修行的道路必定是漫長的,好在方向明確,也感恩有同修們的督促。希望自己能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朝著這個對的方向一點一點地前進。
回到張講師所說,用善本記錄自己的人格,人生才不會空轉!親愛的朋友們,一起記錄善本吧。與古聖先賢併肩,不讓修行淪為空談。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