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狂接舆妻,操行清谨。耕食绩衣,拒聘偕隐。
周陆通,字接舆,有狂名。楚人号曰“狂接舆”。王使持金百镒,车二驷,聘之,接舆不应。妻曰:“士不以贫易操,不以贱改行。妾事先生,躬耕而食。亲绩而衣,其乐自足。若受人重禄,将何以报之。”接舆曰:“吾不许也。”妻曰:“君使不从,非忠也。从之又违,非义也。不如去之。”遂偕隐。
接舆以隐为义,躬耕不仕。岂将老而遗之哉,而其妻操行清谨,尤足多也。刘向谓接舆妻乐道而远害。夫安贫贱而不怠于道者,唯至德者能之。诗曰:“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言不怠于道也。
【白话故事】
周朝时期,楚国有个姓陆名通字接舆的人。接舆之狂,举国闻名。孔子途经见到他时,他将孔子比作失意的凤鸟,待孔子下车欲与其交谈,他却又避而不见。接舆看似对孔子无礼,实则在讽刺当时政局混乱,认为执政者不识圣贤之人,使朝廷内佞臣横行。接舆纵有报国情怀,却知生不逢时,暗下决心,保持清高,潇洒过一生。他剪掉自己的头发,以此表示对执政者的不满。他这些狂妄的行为,让国人都称他为“狂接舆”。
接舆的狂妄事迹传到了楚国国君的耳中,楚王认为接舆是个有胆识、有魄力的人,便差人去聘请他出来做官。被差遣的人驾乘四匹马的车子,捧着二千四百两金子,来到接舆家中,这时接舆正在院内看书,接舆的妻子正洗菜准备做饭。
官差手拿谕旨走到接舆面前,对他说:“今楚王因青睐先生才识,特聘请先生入朝为官,封为……”未等官差念完,接舆站起来说:“我接舆自由惯了,不适合入朝为官!”官差听此,甚是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在旁洗菜的妻子匆忙走过来,打破了僵局。接舆的妻子笑着说道:“各位官差,深为抱歉,我家相公自由惯了,说话唐突,还望各位莫见怪。”继而又说道:“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不会因贫穷而改变操守,也不会因为地位低贱,而改变立场。我家相公此生志向不在为官,只望潇洒自由过一生,而作为接舆的妻子,侍奉相公、耕种织布,虽然贫穷,也是自得其乐。若现在接受了国君丰厚的俸禄,我们拿什么去报答呢?”官差听及至此,也是无言以对。接舆这时又说:“夫人说得好,我是不会答应出来为官的,你们快走吧。”
官差见此情形,只好说:“要不这样,召您也是国君的一片诚心,请二位再考虑看看。我先回去将二位的想法告知国君,请他定夺。现在留下两位侍从,供二位差遣,若二位想通了,就让他们来禀告我。”说完,官差便匆匆离去了。
见官差走远,妻子对接舆说:“我看这样也不行,如果你不答应国君的聘请,则显得你对君王不忠,但假如你遵从了他,又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依我看,倒不如我们隐居去吧。”接舆听此,甚觉在理,就带着妻子,简单收拾了一下,趁侍从没注意,从后门离开了。从此他们隐居深山中,自耕自食去了。
接舆看到乱世之中,如孔子一般有治世之才之人都无法得到重用,便无心与世俗同流合污。他隐居起来,自己劳动养活自己,也是一种品德高尚的行为。接舆的妻子操行严谨,不为财利所动,更是难得。史学家刘向在评价接舆的妻子时说到:“接舆的妻子了解时局,不为财利所动,能够安贫乐道,使丈夫远离官场和祸害。安贫贱而不怠于道,只有道德至高的人,才能两者兼顾。”
《诗经》云:“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这句诗是形容打桩设网围猎的谨慎,很适合类比不怠于道的敬慎。
(改编自蔡振绅先生编著的《德育课本》二集第4册廉篇《通妻安贫》)
本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