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狂接輿妻,操行清謹。耕食績衣,拒聘偕隱。
周陸通,字接輿,有狂名。楚人號曰「狂接輿」。王使持金百鎰,車二駟,聘之,接輿不應。妻曰﹕「士不以貧易操,不以賤改行。」妾事先生,躬耕而食。親績而衣,其樂自足。若受人重祿,將何以報之。接輿曰:「吾不許也。」妻曰:「君使不從,非忠也。從之又違,非義也。不如去之。」遂偕隱。
接輿以隱為義,躬耕不仕。豈將老而遺之哉,而其妻操行清謹,尤足多也。劉向謂接輿妻樂道而遠害。夫安貧賤而不怠於道者,唯至德者能之。詩曰:「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言不怠於道也。
【白話故事】
周朝時期,楚國有個姓陸名通字接輿的人。接輿之狂,舉國聞名。孔子途經見到他時,他將孔子比作失意的鳳鳥,待孔子下車欲與其交談,他卻又避而不見。接輿看似對孔子無禮,實則在諷刺當時政局混亂,認為執政者不識聖賢之人,使朝廷內佞臣橫行。接輿縱有報國情懷,卻知生不逢時,暗下決心,保持清高,瀟灑過一生。他剪掉自己的頭髮,以此表示對執政者的不滿。他這些狂妄的行為,讓國人都稱他為「狂接輿」。
接輿的狂妄事蹟傳到了楚國國君的耳中,楚王認為接輿是個有膽識、有魄力的人,便差人去聘請他出來做官。被差遣的人乘駕著四匹馬的車子,捧著二千四百兩金子,來到接輿的家中,這時接輿正在院內看書,接輿的妻子在院內洗菜準備做飯。
官差手拿諭旨走到接輿面前,對他說:「今楚王因青睞先生才識,特聘請先生入朝為官,封為……」未等官差念完,接輿站起來說:「我接輿自由慣了,不適合入朝為官!」官差聽此,甚是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在旁洗菜的妻子匆忙走過來,打破了僵局。接輿的妻子笑著說到:「各位官差,深為抱歉,我家相公自由慣了,說話唐突,還望各位莫見怪。」繼而又說到:「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是不會因貧窮而改變操守,也不會因為地位低賤,而改變其立場。我家相公此生志向不在為官,只望瀟灑自由過一生,而作為接輿的妻子,侍奉相公,耕種織布,雖然貧窮,也是自得其樂。若現在接受了國君豐厚的俸祿,我們可拿什麼去報答呢?」官差聽及至此,也是無言以對。接輿這時又說:「夫人說得好,我是不會答應出來為官的,你們快走吧。」
官差見此情形,只好說:「要不這樣?這也是國君的一片誠心,請二位再考慮看看。我先回去將二位的想法告知國君,請他定奪,現在留下兩位侍從,供二位差遣,若二位想通了,就讓他們來稟告我。」說完,官差便匆匆離去了。
見官差走遠,妻子對接輿說:「我看這樣也不行,如果你不答應國君的聘請,則顯得你對君王不忠,但假如你遵從了他,又違背了自己的意願。依我看,倒不如我們隱居去吧。」接輿聽此,甚覺在理,就帶著妻子,簡單收拾了一下,趁侍從沒注意,從後門離開了。從此他們隱居到深山中,自耕自食去了。
接輿看到亂世之中,如孔子一般有治世之才之人都無法得到重用,便無心與世俗同流合污。他隱居起來,自己勞動養活自己,也是一種品德高尚的行為。接輿的妻子操行嚴謹,不為財利所動,更是難得。史學家劉向在評價接輿的妻子時說到:「接輿的妻子瞭解時局,不為財利所動,能夠安貧樂道,使丈夫遠離官場和禍害。安貧賤而不怠於道,只有道德至高的人,才能兩者兼顧。」
《詩經》雲:「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這句詩是形容打樁設網圍獵的謹慎,很適合類比不怠於道的敬慎。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二集第4冊廉篇《通妻安貧》)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