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婧恐父死,有害明君。趨告晏子,得以上聞。
周齊景公有愛槐,使衍守之。令曰:「犯槐者刑,傷槐者死。」衍醉而傷槐。公怒,將殺之。女婧造晏子請曰:「妾父犯令,固當死。第明君治國,不以物害人。今君以槐殺妾父,妾恐傷執政者之法,害明君之義。鄰國將謂君愛樹而賤人也。」晏子惕然。乃請於景公而免之。
齊侯使衍守槐,令以傷槐者死。孰料傷槐者,即為守令之衍乎。知法犯法。勢難挽救。呂坤曰:「勢之尊,惟理能屈之。是故君子貴理直。女婧之言,豈獨能救父死。君相能用其言也,齊國其大治乎。」
【白話故事】
周朝時候,齊國的景公很喜愛一棵槐樹,為了保護這棵槐樹,他命令一位叫衍的人守護這棵樹,並且下令說:若有冒犯這棵槐樹的,就處以刑法;若有傷害這棵槐樹的,就要處以死刑。
衍本來是一介平民,與剛成年的女兒婧相依為命,因為家剛好在景公所愛槐樹的旁邊,所以才被任命守護槐樹,謀得一個差事。婧兒雖為女兒身,卻甚是崇拜古來聖賢,她也很敬佩在朝為大夫的晏嬰。每當聽說晏大夫直面向景公進諫以讓國家人民更好時,婧兒便對晏大夫充滿了敬意。衍為人正直誠懇,卻有一個嗜好就是飲酒,有好幾次都喝醉了。婧兒多次提醒父親,但都沒效果。一次,見父親又在飲酒,婧兒便過去很認真對父親說:「爹,都說飲酒傷身,醉酒誤事。您看您每次喝醉,都很難受,我看您以後還是不要飲酒了吧。」衍素來疼愛自己的女兒,也知道女兒是關心自己,為了不讓女兒生氣,便承諾說以後不再飲酒。
衍每日悉心照看槐樹,給它澆水,為它施肥。這樣的差事甚是清閒,衍無事時又想起了他的美酒。一日,趁婧兒不在家,他便約了幾位朋友來家飲酒聊天,待好友離去後,衍興致依舊很高,便多飲了幾杯,殊不知就喝醉了。衍喝醉後,爬上槐樹,折下槐樹枝插在自己的頭上,並在樹上大聲哼唱,從樹上下來時,不小心踩斷了一節樹枝。這一切剛好被巡邏的士官看見,便立馬回宮中稟告給了景公。
景公聽後大怒,說道:「這衍,知法犯法,實難饒恕。我有言在先,傷槐者死!」便令將士,立即將衍捉拿入獄,準備第二天處以死刑,以儆效尤。
衍被抓的時候才清醒過來,知道自己犯了大罪,後悔不已。可此時,一切都為時晚矣。
衍被抓的時候,婧兒正在集市上面賣自己納的鞋,所以還不知情。回到家中,見父親不在,又見槐樹下一堆亂枝,便猜中幾分。後來鄰居把實情告訴婧兒,婧兒也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她進到屋內,開始思考能夠救父親性命的辦法,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晏嬰晏大夫。要救父親,僅此一個方法!
事不宜遲,婧兒立刻奔向晏大夫府上,在門口跪求見晏大夫。晏大夫素來關心民情,聽聞有人求見,便請守衛招其進來。
婧兒見到晏大夫,上前跪下說:「民女婧,是守槐人衍的女兒。前日君王有言在先,傷槐者死。現如今,我的父親傷害到槐樹,已被君王下令捉拿,並將處以死刑。民女在此,請求晏大夫救救我父親。」
晏大夫一聽,說道:「衍知法犯法,應當受到處罰,況王命在先,若免除你父親的罪行,那君王威嚴何在?以後君王的話,又有何人會聽?」婧兒聽後,說:「固然如此,知法犯法,理應受罰。但我所知道的,聖明的君王治理國家,是不會因為一個物,而殺掉一個人的性命。現在我們的君王,因為一棵槐樹就要殺我的父親,恐怕有損法令的威嚴,有害賢明君王的德性吧。鄰國的人聽到說咱們的國君因為槐樹而殺人,便會認為這國的國君重視槐樹而輕視人民性命,恐將認為國君不知治國之理吧。」
晏大夫聽到此話,頗為震驚,細細一想,確實如此。便對婧兒說:「婧兒姑娘所言極是,小小年紀能有如此見識,老夫很是佩服。我現在就入朝見君王,向他轉述你的話。那我就先告辭了。」婧兒向晏大夫鞠了一個躬,目送他走遠。此時婧兒心中對晏大夫更是欽佩。
晏大夫入朝見到景公後,向景公陳述婧兒剛才的話,並補充道:「可見君上的聖明宏大,人民才會有此等為大局考慮的胸懷,國中一介民女都有如此見識。」景公聽完後,也頗受啟發,並當場下令免除衍的死刑,改為杖罰,以示警告。同時給予婧兒獎賞,以嘉許她忠心進諫,讓國君行大義,免除了非議,也讓百姓感覺到自己國君的仁慈,更加擁戴國君,也更愛自己的國家。
後世呂坤說:「尊貴的權勢之人,唯有道理能讓他屈服。因此君子最可貴的就是堅持真理。女子婧的話,豈是僅僅能救他父親的死罪,是值得君王將相用的大道理啊,齊國怎能不實現大治呢?」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第二集第2冊忠篇《女婧諫槐》)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