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伯嬴死守,永巷持刀。阖闾惭退,女界英豪。
周楚平王夫人伯嬴,昭王母也。吴伐楚,昭王出走。吴王阖闾尽妻其后宫。次及伯嬴,嬴持刀守永巷而言曰:“近妾必死,何乐之有?若先杀妾,是弑国君之母,于汝又何益?”阖闾惭而退。嬴与保母闭永巷之门,皆不释兵。三旬,秦救至,昭王返国。
尽己之谓忠,伯嬴之守永巷也。先尽其力尽其言以守身。不成、则致命以殉国。理直气壮,阖闾尚不敢犯之。至与保母闭永巷之门,三旬不释兵。卒能保全其身,无惭国母。殊可敬也。
【白话故事】
伯嬴,又名孟嬴,她是秦国公主,当时国君秦哀公的长妹。秦朝的公主,都没有自己选择丈夫的权利,大多成为国与国之间政治利益平衡的牺牲品,远嫁他国。伯嬴就这样从秦国嫁到了楚国,成为楚平王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楚昭王。
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争权夺利,儿子杀父亲抢王位、父亲杀儿子更换王位继承人、为了王位兄弟相残的事情,时有发生。
楚平王执政期间无道,奸臣当权,诬陷太子建密谋造反,要将太子建及伍奢和他两个儿子一起诛杀。太子建先得到消息逃亡宋国,伍奢的二儿子伍员(伍子胥)勇而多谋,识破奸计,逃奔吴国。
二十年后,吴国力量壮大,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率吴国精锐之师攻打楚国,伯嬴的儿子——还不到二十岁的楚昭王在吴军进城之际,带着一干人马逃去了秦国,他的母亲伯嬴却被留在了宫中。
吴国的军队进城后,悲惨的一幕开始了,吴军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吴王阖闾居然跑到楚王的后宫,宣布楚昭王后宫所有的女子,都将成为自己的姬妾,楚王后宫的女人受尽屈辱。吴国军队的将领有样学样,也是做尽了坏事。
有好事的人告诉吴王,楚昭王的母亲伯嬴,还留在后宫里,于是吴王就带人来到伯嬴宫前。伯嬴早就听说吴王的所作所为,她召集自己的保姆,拿好刀剑,紧闭大门,准备决一死战。她自己亲自拿着一把刀,守住了宫里的长巷(古代宫室之间有长长的通道)。
当吴王带着随从来到伯嬴宫室的长巷,只见伯嬴手持战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义气凛然地站在门口。
吴王和随从还没见过一个女子竟然能摆出这样的阵势,被伯嬴的气势吓得不敢出声。这时只听得伯嬴平静而坚定的声音传来:“我听说,天子是天下的表率,公侯是一国的仪表。天子失去节制,则天下大乱,诸侯失去节制,则国家危机。夫妇之道,是人伦的开始,先王明确了制度,让男女不亲自授受,坐的时候不能在同一座席,饮食不用同一个食器,即便是刑具都有所不同。日常所用的巾帕和木梳也都分开,就是为了让男女之间要保持礼仪。现在大王你放弃了做一国的表率,放纵欲望,做那些将被诛灭绝祀、招来社会动乱的事情。若如此无德无义,怎么能使百姓遵从你的政令呢?你是吴君,我是楚国夫人,怎能有任何越轨的举动?如果你对我有非份之想,凭什么来君临天下,以服世人?况且,为了求生而忍受侮辱,不如死掉而光荣。不等你接近,我就会自杀而死。如果你杀了我,也就杀了一国之母,对你的声誉又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快乐可言?难免留下笑柄,让诸侯耻笑罢了。”吴王听了这些话,被人点到了痛处,非常不安,心想肯定不能因为一个女子,毁了自己在诸侯国的声誉。
于是他犹豫了一刻,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对伯嬴说:“你一个老妇人,竟然这等啰嗦!”随即带着随从扬长而去。伯嬴和她的保姆,立刻紧闭大门,只要有人接近,必持刀以对。吴国的人看到这种阵势,知道伯嬴不好惹,想想他们关在宫室内,也没什么大碍,也就不再理会他们。
就这样紧张地过了三十天,楚昭王去秦国搬了救兵,吴国见大势不妙,退兵回国了。
伯嬴是怎样化险为夷的呢?一是因为她非常勇敢,灾难当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持刀在身,随时准备以死抗争;二是得益于她智慧明理,义正辞严。她从义理的角度说服了吴王:如果吴王你不坚守礼仪,乱了人伦,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不仅会为自己带来灾难,而且,你怎么能引领天下,得到人心呢?怎么能受到诸侯敬佩?毕竟,再不讲理的人,也怕被人耻笑啊。
伯嬴为了保全名节,尽最大力量坚守。她英勇无畏,做好了赴死的心理准备,如果不成功她将以身殉国。她在吴王阖闾面前理直气壮,大义陈词,让其深感敬畏而不敢侵犯。她虽为女子,却与保姆抱着誓死的决心,坚守几十天,最终等到了秦国的救兵,智慧勇敢地保全了自己,救了楚国。因此她的名字被录入《烈女传》中,君子们赞颂她为“勇而精一”,不愧为一国之母!
(改编自蔡振坤先生编著的《德育课本》第二集《忠》篇《伯嬴守宫》)
本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