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我看到山上常住的同修,無論男女都彷彿是力量和智慧的結合,上課堂,下廚房,下地,蓋房……內在柔軟和韌勁,原來都是這樣一天天練習出來的。
講師自己更是一個人幹幾個小夥子的活,不斷四處巡山指導,晚上更要寫著作,錄節目。那種對細節和「時」把握得恰到好處,是因為內心澄明的自然顯現吧。相較之下,自己在城市裡的日子太安逸,總是喜歡讓自己吃好的、住好的、聽好的,生怕自己不夠舒服,我們真的是對自己「好」嗎?以至於讓自己吃點苦,修正自己,是那麼的困難。「吃苦就是吃補」、「有效謂之功,長養謂之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這些耳熟能詳的話,貌似從小就懂了的道理,如今才有了真正的體會,知道與做到距離還很大。講師在每一件事的過程當中教我們如何落實「豫則立、大小先後、符合義、理、時」,而這種行禪的方式就是「知行合一」,體悟「動中定」的練習吧。
進階課程,行禪,小樹苗,早站樁,晚靜坐,讀經典,看雲瀑,看晚霞,看星星,賞月亮……在山上的日子平實且充實,十幾天下來,大家都黑了幾個八度,但個個眼睛都冒著光,皮膚都泛著紅,精氣滿滿,美極了。臨走前一天的晚上,落日格外地壯美,好像要送給我們一個禮物,讓此次上山圓滿。
年齡相仿一起上山的夥伴,我們都因困頓而來學習。在課程後交流感受,在行禪中討論動中如何放鬆和用力。最後一晚深夜在小木屋裡滔滔不絕,更是發自肺腑地互相直言。每個人擁有熱情和理想,期待改變的心是那麼真切。彷彿間,回到了學生的時代。「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記住了這句話,也將在生活中去歷事練心。走出屋外,明月高懸,蟈蟈發出各種叫聲,這溪水聲在夜晚也沒有一刻停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前進的路上,讓我們把握好這一去不復返的時間。
講師,不是坐著蓮花,駕著祥雲飄來飄去的那個;我們,也不是柔柔弱弱的乖乖女。山上足足熱鬧了一陣子。臨走時講師淡淡地跟我們說了聲「再見」,開著「小牛」車直奔最陡峭的山坡而去,中間熄了兩次火,然後徑直上了山。講師似乎在告訴我們:要逆著習性衝衝衝,沒有退路,不要怕。都說做藝術是條寂寞之道,修行更是如此,崎嶇且充滿荊棘,若沒有明師引領,不知道我們得來的這如佛祖手中泥土般可貴的人身,這輩子能往前走幾步?講師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地變換各種方式,深入淺出地讓不同的人在這門內涵深邃的學問裡受益。
感歎如今,喜尚玄好奇之小道多,近簡易真切之大道少,感歎講師的良苦用心,感歎講師的義無反顧。十幾年的時間,一片荒山,到如今的大講堂、中庭、餐廳、小木屋、有機農場……無數被煩惱困頓的學子,一批批小樹苗們……想要成為了徹心源的覺者,每日的生活竟如此腳踏實地、稀鬆平常。孔子的《論語》中「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描述的就是這種樸素而快樂的耕讀生活吧。
下山時到山底一路,淚水不停地湧出,不捨講師、助教、同伴們……不捨這種接地氣的生活。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此刻,可以用講師教導我們古聖先賢的心法,淋漓盡致地品嘗感動的滋味,卻不為它煩惱,真好。
為了不在紅塵欲海的煎熬中一次次失去方向,以此記錄。願經典聖賢的學問如萬古明燈,照徹心扉!願光明的火種越燃越大,照亮自己,照亮他人!願我們追尋的大同世界,你我都在!(完)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