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講的是孔子優秀的學生仲由,為了孝養父母,經常不遠百里買米讓雙親吃好。等自己錦衣玉食的時候,也時常懷念已經去世的父母,感嘆自己再也無法盡孝。他的做法令人感動,也得到了師父孔子的稱讚。
【原文】
子路盡力,負米奉親。親沒仕楚,嘆不及貧。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南游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歎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李文耕謂,事親之事,承顏日短,報德思長,如仲氏子者,方樂負米之歡,旋抱銜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鍾鼎而徒然,子欲養而親不待,蓋千古有同慨也,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養之及時也乎。
【白話故事】
仲由是周朝春秋時候魯國人,字子路。他從小家境貧寒,經常吃一些藜、藿之類粗劣的飯菜。仲由覺得自己年輕吃野菜沒關係,但他擔心年邁的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
為了讓父母吃到米,他拿出家中不多的積攢,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買到米,再背著米趕回家裡,奉養雙親。那時很少有車馬等交通工具,大都靠步行。一個健康的人一天也就走步行50里左右,走百里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極其不容易。然而仲由卻甘之如飴,持之以恆。
後來仲由的父母雙雙過世。他南下到了楚國。楚王聘他當官,給他很優厚的待遇。一出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每年給的俸祿非常多,所吃的飯菜也很豐盛,過著富足的生活。但他卻時常感嘆,懷念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光,現在即使他想再負米百里之外奉養雙親,都永遠不可能了。
他的師父孔子誇獎他說:「仲由孝敬父母,可謂活著的時候盡心盡力,去世之後也盡自己的哀思。」
盡孝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誠敬。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遞減的。如果不能及時行孝,會留下終身的遺憾。如果沒有辦法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你想要來報答親恩的時候,為時已晚。但願我們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及時盡孝,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時候,才思念雙親,痛心雙親已經不在世了。
(改編自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第一冊孝篇《仲由負米》)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