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问:讲师您好,我发现您提倡的“宽两秒”不正是《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吗?神秀的“时时勤拂拭”,是因为“诚意”了之后不懂得“致知”吧。现在的教育,也是因为只停留在“诚意”,才使得立志如登天一样难吧?感谢您为我们指出了“格物致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我很想按照您的指点从15分钟开始练习。但不知道具体怎样才能与宽两秒四步骤的练习结合起来,该如何做呢?
张讲师答:没错,宽两秒的四步骤,正是《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具体内涵。但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只是在追求喜怒哀乐之未发,追求情绪的平静,但其弊病则在于喜静而厌动,这种人认为情绪不能动,情绪一动就开始烦恼,开始要平抚、转移,开始要“时时勤拂拭”,他们误以为做一个觉悟的人不能有任何情绪!其实佛经把这种执着无情、叫顽空断灭,这不能叫做儒家的“诚意”,也不能叫佛家的“觉有情”,因此神秀的这首偈语毫无所得,难逃被五祖打了回票。
你又说如今教育界停留在“诚意”,这话也欠周全。现在的学者虽然善于白话翻译,但他们鲜少有能在自身中体会到,胸中的心体、情绪体原来只是一股“气”!甚至连喜怒已发的当下,也未能觉察出情绪与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或甚至连自己正在压抑或助长情绪也毫无所知,更何况要谈什么“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呢!喜怒与太和的心不能并存,那喜怒一发只有被它控制的份,那又怎能叫做“诚意”呢?现在的教育界,充其量就和朱熹一样,停留在如何将事理处理得妥当、怎如何将心情保持得很平和无波,这点他们是有所得的,但这和圣贤“发而皆中节、在喜怒当下就已泰和”的心法完全无关。
圣贤的心法在哪里呢?喜怒未发时,本来人人皆清静自在的。但喜怒一发,则人人皆欲罢不能、皆烦恼不堪。因此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不是“中”,而是如何能有“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心境。也就是说从心情的平静转为动荡的这整个过程,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用上,这个功夫就是要用在情绪“正在转、正在动”的这个当下,这才是“发而中节谓之和”的功夫,这才是诚意的功夫。简言之,学术界对这领域目前还是一遍空白,不只是目前的学术界,就连宋明那么多的理学家,除了王阳明之外,几乎也都是一遍空白。这点看完《朱子晚年定论》一书便能明了。
诚意正心的基础功夫,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把它落实为可以实施的步骤,就是“宽两秒四步骤”。
第一个步骤:觉知到你有一个心情来了;你觉知到这心情是喜还是怒、是贪还是嗔、是好还是恶;你正在感觉的这个当下,就是在“致知”!
第二个步骤:用手触摸你的内心,也就是胸口的那股情绪。当你的手一摸,那情绪能量就更加具体明白,更容易觉察它的真相。
第三个步骤:感受那股情绪能量的自由,它只是股不代表任何意义的自由的能量,好像它并不属于我的,用“无我”的心态来看待它,不论它动荡得多么厉害,不要对它有任何压抑或助长,只是这样静静与它和平共处。多试几次,您就能体会到动荡情绪的当下,攀附在那股气上的贪嗔好恶,已经被格除,您的心意已经被格正,此刻您不仅正在落实失落千年的“格物”功夫,更重要的是见证了一个“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大自在,这才是诚意!
第四个步骤:当你真正让能量自由,你会感觉到这个情绪对你了无罣碍,此刻就用成人成己的心,去做成人成己的事。至此不只心物已格,良知已致、意已诚、心已正、且身修矣。
总而言之,格物是为了致知,致知是为了诚意,诚意是为了正心。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