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問:講師您好,我發現您提倡的「寬兩秒」不正是《大學》裡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嗎?神秀的「時時勤拂拭」,是因為「誠意」了之後不懂得「致知」吧。現在的教育,也是因為只停留在「誠意」,才使得立志如登天一樣難吧?感謝您為我們指出了「格物致知」的具體步驟和方法,我很想按照您的指點從15分鐘開始練習。但不知道具體怎樣才能與寬兩秒四步驟的練習結合起來,該如何做呢?
張講師答:沒錯,寬兩秒的四步驟,正是《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具體內涵。但神秀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只是在追求喜怒哀樂之未發,追求情緒的平靜,但其弊病則在於喜靜而厭動,這種人認為情緒不能動,情緒一動就開始煩惱,開始要平撫、轉移,開始要「時時勤拂拭」,他們誤以為做一個覺悟的人不能有任何情緒!其實佛經把這種執著無情、叫頑空斷滅,這不能叫做儒家的「誠意」,也不能叫佛家的「覺有情」,因此神秀的這首偈語毫無所得,難逃被五祖打了回票。
你又說如今教育界停留在「誠意」,這話也欠周全。現在的學者雖然善於白話翻譯,但他們鮮少有能在自身中體會到,胸中的心體、情緒體原來只是一股「氣」!甚至連喜怒已發的當下,也未能覺察出情緒與思維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或甚至連自己正在壓抑或助長情緒也毫無所知,更何況要談什麼「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呢!喜怒與太和的心不能並存,那喜怒一發只有被它控制的分,那又怎能叫做「誠意」呢?現在的教育界,充其量就和朱熹一樣,停留在如何將事理處理得妥當、怎如何將心情保持得很平和無波,這點他們是有所得的,但這和聖賢「發而皆中節、在喜怒當下就已泰和」的心法完全無關。
聖賢的心法在哪裡呢?喜怒未發時,本來人人皆清靜自在的。但喜怒一發,則人人皆欲罷不能、皆煩惱不堪。因此我們所需要學習的不是「中」,而是如何能有「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心境。也就是說從心情的平靜轉為動盪的這整個過程,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功夫用上,這個功夫就是要用在情緒「正在轉、正在動」的這個當下,這才是「發而中節謂之和」的功夫,這才是誠意的功夫。簡言之,學術界對這領域目前還是一遍空白,不只是目前的學術界,就連宋明那麼多的理學家,除了王陽明之外,幾乎也都是一遍空白。這點看完《朱子晚年定論》一書便能明瞭。
誠意正心的基礎功夫,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把它落實為可以實施的步驟,就是「寬兩秒四步驟」。
第一個步驟:覺知到你有一個心情來了;你覺知到這心情是喜還是怒、是貪還是嗔、是好還是惡;你正在感覺的這個當下,就是在「致知」!
第二個步驟:用手觸摸你的內心,也就是胸口的那股情緒。當你的手一摸,那情緒能量就更加具體明白,更容易覺察它的真相。
第三個步驟:感受那股情緒能量的自由,它只是股不代表任何意義的自由的能量,好像它並不屬於我的,用「無我」的心態來看待它,不論它動盪得多麼厲害,不要對它有任何壓抑或助長,只是這樣靜靜與它和平共處。多試幾次,您就能體會到動盪情緒的當下,攀附在那股氣上的貪嗔好惡(物),已經被格除,您的心意已經被格正,此刻您不僅正在落實失落千年的「格物」功夫,更重要的是見證了一個「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大自在,這才是誠意!
第四個步驟:當你真正讓能量自由,你會感覺到這個情緒對你了無罣礙,此刻就用成人成己的心,去做成人成己的事。至此不只心物已格,良知已致、意已誠、心已正、且身修矣。
總而言之,格物是為了致知,致知是為了誠意,誠意是為了正心。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