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明师解惑【孟子修心三层次】
哪怕高中教学压力再重,课时再紧,我都会抽出一个月的时间为高二学生上校本课程《孟子选读》,《孟子》里满是大小先后和权变的故事,学生们读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孟子的智慧可以作为我们做事选择的指南针。但选编材料里也有“孟子心性说“”的内容,如《尽心章句上》的第一则: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每次讲读这段形而上的话总觉无下手处,查阅很多资料也无法把“心”、“性”、“天”、“命”间的关系厘清,即使最权威的杨伯峻先生的译文也只是字面的意思,“尽心”译成“充分扩张善良的本心”,“存其心”译成“保持人的本心”,看不出次第和区别点。我又去查朱熹的《孟子集注》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一直到最近看讲师解到《传习录》第12和13集,这团毛线般纠缠在一起的乱结,才被抽丝剥茧地厘清。
弟子徐爱刨根问底追问上面孟子的这段话的意思,感觉朱熹的解法和阳明先生的解法矛盾,但看阳明先生的释疑:
先生说:“…‘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者的事情;‘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者的事情;‘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者的事情。……尽心也就是尽性。《中庸》上面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就是没有尽心。‘知天’的知犹如知州、知县的‘知’,是自己应该做的,是天人合一。‘事天’犹如子侍父、臣事君一样,务必毕恭毕敬地侍奉方可无闪失。此时,还是与天相对为二,这就是圣与贤的区别所在。至于‘夭寿不贰’,它是教育人们一心向善,不能因环境优劣或寿命长短而把为善的心改变了。只去修身等待命运安排,认识到人的困厄通达、长寿短命是命中注定,我也不因此而心动。‘事天’,虽与天相对为二,但已看见天正在眼前。‘俟命’,就是不曾见面,在这里等待,这就是初学的人树立志向的开端,有一迎难而上、惕砺自强的精神。而朱熹则与此相背,因此使学习的人无从着手。”
再看讲师切磋琢磨的解读:
《尽心章句上》的第一则点出了孟子修心的三个层次“尽心”、“存心”、“修身以俟之”:
“尽心”就是把心炼到亦精能熟,把上天的本德仁义礼智信发挥到淋漓尽致,就是第一等人,就是生知安行的人,自自然然做出来就符合天理。这第一等人仁义礼智根于心,造化养出的浩然的正气和金刚的法身,就是“知其性”,天地化育最精华的本性全部显现于我们一身,这就是“知天”。圣人就是尽心知性知天的人。
“存心”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存一颗为别人好的心,去除我的私欲,这是第二等人,私欲未退尽天理未全部恢复,我内心不全是仁和义,但我来做仁和义的事,由仁义行,是学知利行的人,曾参就是这类人。“事天”,日日恭敬奉承才能毫无缺失,贤人就是存心养性事天的人。“事天”跟天有点距离,但能看到前面的天理,可以追求。
第三等人虽不懂天道,但能跟着老师,认真笃信永不放弃,不论命运穷通,不论长寿短寿,择善固执,一心为善,不会变这一颗行善学道的初心。只去“修身以侍命”,坚持做对的事,也能立起他的“命”,子夏就是这类人,但这类人如果跟错老师,那就糟糕了。“俟命”是未曾和天性天命见面,但在此可以等候到它,初学之人立志困顿时也勉强前进,以求心性的进步。
朱熹把“尽心知性”解成“格物”,就是穷究万事万物的道理,徐爱认同朱子的做法,阳明先生劝他把朱子的话拿来在心上实施看看,像曾子学反求诸己,格竹格了七天病倒对我的心一点帮助都没有。科学家能穷究万事万物之理,但与自己的内心善不善良有什么关系呢?所以王阳明说牵合附会,牛头不对马尾。朱熹把“尽心知性”解成初学者就能做的事了,王阳明说“格物”就是格正你的心,这才是初学者要做的事,而“尽心知性”是第一等圣人能做的事。
心未彻底明,学问就会有所偏,我相信如果朱熹在世,看到阳明的文字,听到讲师的解读,不知要汗颜战栗成何模样,好在朱熹晚年已经发现自己的错误,有所悔悟。至此我也全然明白孟子《尽心章上》第一则三境界的要义,一切学问全在心上用功夫,才是对的方向。自古圣贤一条心,感谢讲师朗朗如清月、浩浩如中天的指引。
常人对“知行合一”、“心外无理”、“去人欲、存天理”等观念的误解,已经根深蒂固,阳明子天纵睿智,龙场一悟,尽心知性,《传习录》里把这些常人的误解写得清清楚楚,张讲师更是解得明明透透,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陈列,期望每个中国人能踏实跟着张庆祥讲师一起来学习此集儒家之大成的木铎之作。
阳明先生的弟子庆麟赞叹先生的心学“如正午的太阳,一看就明白,好比种五谷的沃土,一种就生长”,此话用来形容张讲师对《传习录》的解读和黄庭禅这门学问,也是最合适了。
讲师曾切切地叮咛:儒家心学勿需外求,若肯往黄庭一窍上下功夫,直指人心,清静本性,那么经典里的字字句句都是活的,都能在自己的体内印证。
中华文化里最重要的就是心学,习主席九次讲话提及阳明先生的心学概念——“知行合一”,公务员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
期待每个中国人在手捧《传习录》的同时,能如讲师叮咛的那样,往内来,直指黄庭一窍,心印圣道。
复兴中华文化,从黄庭一窍下手。
本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