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明師解惑【孟子修心三層次】
哪怕高中教學壓力再重,課時再緊,我都會抽出1個月的時間為高二學生上校本課程《孟子選讀》,《孟子》裡滿是大小先後和權變的故事,學生們讀起來津津有味,因為孟子的智慧可以作為我們做事選擇的指南針。但選編材料裡也有孟子心性說的內容,如《盡心章句上》的第一則: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每次講讀這段形而上的話總覺無下手處,查閱很多資料也無法把「心」、「性」、「天」、「命」間的關係釐清,即使最權威的楊伯峻先生的譯文也只是字面的意思,「盡心?譯成「充分擴張善良的本心」,「存其心」譯成「保持人的本心」,看不出次第和區別點。我又去查朱熹的《孟子集注》也是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一直到最近看講師解到《傳習錄》第12和13集,這團毛線般久纏在一起的亂結,才被抽絲剝繭地釐清。
弟子徐愛刨根問底追問上面孟子的這段話的意思,感覺朱熹的解法和陽明先生的解法矛盾,但看陽明先生的釋疑:
先生說:「……『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者的事情;『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者的事情;『殀壽不貳,脩身以俟』是『困知勉行』者的事情。……盡心也就是盡性。《中庸》上面說:『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就是沒有盡心。『知天』的知猶如知州、知縣的『知』,是自己應該做的,是天人合一。『事天』猶如子侍父、臣事君一樣,務必畢恭畢敬地侍奉方可無閃失。此時,還是與天相對為二,這就是聖與賢的區別所在。至於『殀壽不貳』,它是教育人們一心向善,不能因環境優劣或壽命長短而把為善的心改變了。只去修身等待命運安排,認識到人的困厄通達長壽短命是命中註定,我也不因此而心動。『事天』,雖與天相對為二,但已看見天正在眼前。『俟命』,就是不曾見面,在這裡等待,這就是初學的人樹立志向的開端,有一迎難而上、惕礪自強的精神。而朱熹則與此相背,因此使學習的人無從著手。」
再看講師切磋琢磨的解讀:
《盡心章句上》的第一則點出了孟子修心的三個層次「盡心」、「存心」、脩身以俟之」:
「盡心」就是把心煉到亦精能熟,把上天的本德仁義禮智信發揮到淋漓盡致,就是第一等人,就是生知安行的人,自自然然做出來就符合天理。這第一等人仁義禮智根於心,造化養出的浩然的正氣和金剛的法身,就是「知其性?,天地化育最精華的本性全部顯現於我們一身,這就是「知天」。聖人就是盡心知性知天的人。
「存心」就是時刻提醒自己存一顆為別人好的心,去除我的私欲,這是第二等人,私欲未退盡天理未全部恢復,我內心不全是仁和義,但我來做仁和義的事,由仁義行,是學知利行的人,曾參就是這類人。「事天」,日日恭敬奉承才能毫無缺失,賢人就是存心養性事天的人。「事天」跟天有點距離,但能看到前面的天理,可以追求。
第三等人雖不懂天道,但能跟著老師,認真篤信永不放棄,不論命運窮通不論長壽短壽,擇善固執,一心為善,不會變這一顆行善學道的初心。只去「脩身以侍命」,堅持做對的事,也能立起他的「命」,子夏就是這類人,但這類人如果跟錯老師,那就糟糕了。「俟命」是未曾和天性天命見面,但在此可以等候到它,初學之人立志困頓時也勉強前進,以求心性的進步。
朱熹把「盡心知性」解成「格物」,就是窮究萬事萬物的道理,徐愛認同朱子的做法,陽明先生勸他把朱子的話拿來在心上實施看看,像曾子學反求諸己,格竹格了7天病倒對我的心一點幫助都沒有。科學家能窮究萬事萬物之理,但與自己的內心善不善良有什麼關係呢?所以王陽明說牽合附會,牛頭不對馬尾。朱熹把「盡心知性?解成初學者就能做的事了,王陽明說「格物」就是格正你的心,這才是初學者要做的事,而「盡心知性」是第一等聖人能做的事。
心未徹底明,學問就會有所偏,我相信如果朱熹在世,看到陽明的文字,聽到講師的解讀,不知要汗顏戰慄成何模樣,好在朱熹晚年已經發現自己的錯誤,有所悔悟。至此我也全然明白孟子《盡心章上》第一則三境界的要義,一切學問全在心上用功夫,才是對的方向,自古聖賢一條心,感謝講師朗朗如清月、浩浩如中天的指引。
常人對「知行合一」、「心外無理」「、去人欲存天理」等觀念的誤解,已經根深柢固,陽明子天縱睿智,龍場一悟,盡心知性,《傳習錄》裡把這些常人的誤解寫得清清楚楚,張講師更是解得明明透透,限於篇幅,不在此一一陳列,期望每個中國人能踏實跟著張慶祥講師一起來學習此本集儒家之大成的木鐸之作。
陽明先生的弟子慶麟讚歎先生的心學「如正午的太陽,一看就明白,好比種五穀的沃土,一種就生長」,此話用來形容張講師對《傳習錄》的解讀和黃庭禪這門學問,也是最合適了。
講師曾切切地叮嚀:儒家心學勿需外求,若肯往黃庭一竅上下功夫,直指人心,清靜本性,那麼經典裡的字字句句都是活的,都能在自己的體內應證。
中華文化裡最重要的就是心學,習主席九次講話提及陽明先生的心學概念——「知行合一」,公務員爭相購買,一時間洛陽紙貴。
期待每個中國人在手捧《傳習錄》的同時,能如講師叮嚀的那樣,往內來,直指黃庭一竅,心印聖道。
復興中華文化,從黃庭一竅下手。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