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黃庭禪學會2016.10.21電子報

一、主題文章:深山裡的靈芝草

禪修剛剛入門,卻因家人重病而奔赴他鄉。身邊沒有了修鍊的同伴,只有經典的陪伴。追隨經典,讓她有了修行人的自覺與堅毅,跨越了重重考驗後的人生甘甜,讓她體會到「靈芝草」的珍貴,並鎖定了它秘藏之處。

二、經典故事連載:《七真史傳》連載之(二十三)

唐突造訪的五六人,原是前來投奔的慕道之人。重陽真師收留安頓,傳授靜坐修道妙法,眾弟子學得甚是用心。隨著真師名聲遠播,這日又引來了一位慕道之人,此人將有大故事…

三、厚生集:喚醒對生命的敬意

你可曾想過,放生除了積功消業,還能喚醒靈魂?她積極地放生,卻因為欠缺了對生命的敬意,讓一切都偏離了方向。樸素的工人一句話,麻木的內心從此甦醒。

 


深山裡的靈芝草

作者:荊玉甫

四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海口接觸了黃庭禪。在上了黃庭禪初階課程半年之後,我先生得了腦中風,我們便一起回到了河南洛陽。從此,我身邊沒有了修鍊的同伴,沒有了生活禪。我只能一個人在電腦上聽講師講解的經典。

雖然我是個初中畢業生,但實際文化水準只有小學四年級,我自己的名字是是愚婦(玉甫)。聖賢在《中庸》裡說「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有了這句話的鼓勵,我每天都聽講師的講解,偶爾也讀經。

在學習黃庭禪的初期,我以為黃庭禪只是打打坐、站站樁、鍛鍊鍛鍊身體、聽聽講座就是修鍊了。那時候,我不明白讀書的重要性,甚至朋友推薦我讀《論語》的時候,我有一萬個理由告訴他,我不能讀。我不識字,我對「之乎者也」不感興趣。但在聽完講師講的《忠經》之後,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初步的瞭解。特別是講師講到「忠」字時說心上有個中,不偏不倚,頂天立地。原來這個「忠」是擔當,是公平,是頂天立地。我似乎突然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從此,我就愛上了讀經典。

真是所謂的「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和幾年前的我相比,我從內到外確實像是變了一個人,有時候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竟然能經得住我人生中的那些考驗。

我和我現在的先生是第二次婚姻,他大我十二歲。在我們結婚後五年,他得了腦中風,留下了非常嚴重的後遺症,生活不能自理。一些認識我們的人立刻在背後風言風語:「有好戲看了。」我甚至覺得他們是在用世俗的、非善意的眼光期待著我的離去。幸運的是,這個時候我已經學習了黃庭禪。我用我的努力和修鍊,真的給她們看了一出好戲:在我先生有病住院的初期,我們住在醫院的走廊裡,每天晚上11點30以後走廊才會慢慢地安靜下來。第二天早上剛剛4點,走廊上就又開始嘈雜起來了。偶爾走廊有一個空床位的時候,我就會在上面打打坐,但平時大都是以站樁為主。我每天24小時陪在先生身邊,就這樣過了108天。每天我都用輪椅推著他去做康復理療,一些不認識的人會對我先生說:看你的女兒多好。我先生總是自豪的說:她是我老婆。終於在我的精心呵護下,他現在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了。而那些曾想看好戲的人也在我面前豎起大拇指說:「真是不容易呀!」

但是,外面的風言風語平息了,沒想到出院時,我又經歷了來自家人的考驗。出院剛一周後,我先生還不會行走,他的女兒來到了家裡,提出要把她父親名下的唯一房產過戶給她。我當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我反應過來時,黃庭內的氣血像山崩一樣地激盪起來,哪裡還顧得上寬兩秒,立刻要收拾東西離開了。可我先生哭了,他說:「你帶上我走,你去哪兒我也去哪兒。」看著他無助的樣子,我心軟了。我哭著打電話叫來了先生的哥哥和弟弟,和他們訴說了這件事情。他們當時聽了也很氣憤,兩天後他們告訴我,她女兒這樣做是因為怕我和她正得病的父親離婚,並分割他的財產。當時我感到很羞辱:我哪裡是這樣的人呢?但慢慢冷靜下來後,我才提醒自己:我是一個修鍊的人,經典當中那麼多的指引,要把自己的得失與利益看淡,修鍊的人就是應該處處為別人考慮呀。張講師告訴我們發生即是恩典,這難道不是上天對我的恩典嗎?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不離不棄地陪著愛人去鍛鍊,去康復,現在他的個人日常生活已經能基本自理,他的女兒也真正地瞭解了我。

記得當年在海口我參加黃庭禪初階課程時,我先生是極力反對的。他總擔心我盲聽盲信跑偏了,而去年和今年在鄭州的復訓,他改變了態度,大力地支持,並且對我說:「你學黃庭禪,真心對我好,我支持你。」

今天在寫這段往事的時候,我自己的黃庭還是6度的緊和5度的熱,我的眼淚也還是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但我的內心異常安寧,像是在訴說鄰家的事情。如今我和先生的女兒處得像真正的母女一樣。我教她站樁、打坐,並且向她承諾等明年她生下二胎之後,我幫她帶孩子。

我常常感歎自己竟然有這麼大的福分,能夠遇上黃庭禪,並且能夠堅定地走下來,讓我受益,讓我的全家受益。讓我切實體會到「深山裡隱著靈芝草,瘀泥裡陷著紫金盆」,這句古諺語,不正是說,在我們不淨的心中、在遇到的各種人事的考驗中反而隱藏著寶貝嗎?

在經典中,在寬兩秒的練習中,講師正帶領我們去挖掘靈芝草,去尋找紫金盆。

本期目錄...

 

《七真史傳》連載之(二十三)

第十二回

重陽先生略施神通,讓眾人敬服。一時間誠心修道之人絡繹來投。雖各自經歷諸多磨難,才尋得明師門下,但能否跟上真師的引領,還要看各自的造化。

指坐工申明妙理,學真道喜遇明師

恩愛牽纏解不開,一朝身去不相偕

於今撒手無沾滯,直上瑤池白玉階

話說西村那娃子,正要將重陽先生問手之言,對他媽媽講說,忽見門外來了五六個人,問馬家莊那條路去?娃子說:『你們問馬家莊,敢莫去會活神仙麼?』那些人答曰:『正是正是。』娃子聽說他們幾個要會活神仙,便高興的不得了,對他們說不遠不遠,我引你們去。說罷,即往前去。眾人隨著他離了西村,不一時來到馬家莊。合該有緣,正遇著馬員外坐在廳前,見他們進來,即起身迎入廳內坐下,便問:『眾位到敝莊何事?』他們幾人答曰『我等是來求道的。』馬丹陽聞言,即引他們到茅庵參見先生。內有一人姓譚名處端,號長真子。昔年身染沉痾,王重陽初到山東之時,曾授與卻病之工。將病卻好,一心悟道,遍訪先生,杳無下落。聽人言馬家莊出了一位活神仙,名叫王重陽,才知先生在此。又約了一個好道的人,姓郝名大通,號太古,是本府文登縣人。其餘幾人,也是學好之人,不必表他名姓。

當下譚長真,又謝先生昔年卻病之恩,始言今日來學道之意。重陽先生曰:『法門大大開,去的去,來的來,去者不留,來者不拒。』即命馬丹陽送他們到茅庵第二號去駐紮。過了幾日,又來了兩個修行人,一人姓劉,名處玄,號長生子。一人姓王名處一,號玉陽子。俱係山東人氏。馬丹陽接見,問明來意,也是來求道的,即引他二人到茅庵參拜先生。重陽先生命馬丹陽送在茅庵第三號棲止。於是東來一個西來一個,不上月餘,來了數十人。重陽先生叫馬丹陽與他們議定執事,各管一宗,俱有規條,不得擅越,諸事停妥,重陽先生與他們講論坐工,眾弟子分兩班序立,躬身聽講。

重陽先生曰:『人身以氣為本,以心為根,以性為幕。天地相去八萬四千里,人心腎相去八寸四分。腎是內腎,臍下三寸三分是也!正串著一脈以通息之。浮沉息總百脈,一呼則百脈皆開,一吸則百脈皆閉。天地造化流行,亦不外乎呼吸二字。人呼吸在心腎之間,則血氣自順,元氣自固,七情不肆,百病不治而自消也。打坐之法,每子午卯酉時,於靜室內厚鋪坐褥,於褥上盤膝而坐,微目視臍,以棉花塞耳,心絕念慮,以意隨呼吸,一往一來,上下隨呼吸之間,勿遲勿速,任其自然,坐一灶香久,覺得口鼻之氣不粗,漸漸柔細,又一炷香久,覺得口鼻之氣,似有若無,然後緩緩伸腳張目,去耳塞,下座行數步,又側身偃臥,片時起來,嗓粥湯半碗,不可作勞,切勿惱怒,以損工夫而傷真氣也。』

打坐工夫不在多,全憑煉氣與除魔

且將障礙一齊去,勿使心頭有網羅

障礙不消煩惱聚, 網羅不解怎娑婆

分明至理相傳授,切勿因循自坎坷

重陽先生講論坐工訖,下座養息,眾弟子亦各歸寮,丟下不敘,又表這山東登州府棲霞縣荳村,有一人姓邱名處機,字啟發,弟兄三人,長兄啟明,次兄啟興,父母早喪,這邱啟發多蒙兄嫂看顧,得以成人。讀過幾年書,也能詩詞歌賦,但無心於功名,一味好靜,常獨坐終日,不與人言談,似乎其中有所得意處,而人莫知其所以然。兄嫂屢勸他讀書求功名,他便答以:『讀書原為窮理,豈希圖功名!』又欲與之議婚,他又堅辭不肯曰:『男子未立,豈可以婚姻絆絏!』兄嫂聽他言語不凡,也不敢苦勸,由他自便。

邱啟發嘗語人曰:『人生在世,苦不尋個出頭路徑,終日爭名奪利,貪妻戀子,無常一到,萬事皆空。人以為世事皆真,於我視之如浮雲朝露,夢幻泡影。』

一日聞聽人言,寧海縣馬家莊有一位王重陽先生,廣有道德,是個大修行人,我們這棲霞縣也有幾人在那裡學道。邱啟發生平愛的是道,聞聽此言,也要去學道。未得與兄嫂說明,又怕兄嫂不許他去,只得暗地收拾一點盤費,帶了幾件隨身換洗的衣服,悄悄離了家庭,望寧海縣而來。

一邊重陽真師廣納好道之人,用心引領;一邊邱處機看破婚姻名利,向道卻被紅塵牽絆。這日,終於聽得重陽真師大名,遂瞞著家人直奔而來。真師能否收下這位弟子呢?預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期分享。

本期目錄...

 


喚醒對生命的敬意

作者:李奕

到北京圓明園放生已經有六七次了,之所以不找自然的河水而到這所公園裡放生,實在是出於無奈:隨著環境的變遷,適合放生的自然環境越來越少了。

這次,進入圓明園的大門,來到選定的湖邊,正碰到湖邊有工作人員在做打撈水草的準備,我有些擔心他們會過來好奇探問,也擔心放了之後會被他們撈走,黃庭有點亂亂的。於是,我停在離他們比較遠的地方,匆忙的打開了魚袋子。可眼前是一片水草,為了避免被水草的阻隔,就將魚一條條儘量往遠處拋。

這時,撈水草的工人看到了,衝著我說:「你那樣拋,魚都得腦震盪了。別人來放生,動作都很輕,怕傷到魚。」我不禁心頭一震。工人的話提醒到了關鍵點——對生命的敬意,我立刻好慚愧。原本自己還擔心他們來干擾或是去撈魚,反倒自己是小人心了。

自己剛剛把魚拋進湖裡的動作,哪有一絲的敬意呢?其實當被拋出的魚身體與湖面碰撞的瞬間,我也分明能感覺到黃庭是「咻」的微微縮緊了。反思自己每次來圓明園放生總是急急火火、來去匆匆。雖然每次放生結束,都能體會到一點放生帶來的內心柔軟,但是並沒有很踏實安寧的感覺。近年來雖積極地放生,但卻次次都有明確目的性。不是為了孩子或家人的某件事,就是希望達成自己的某個心願,可是心裡並沒真正地有過「魚」,也少了純粹的對生命的敬與憐惜。這樣的心態之下,放生,變成了實現自己心願的一種外求的方法,內在的覺知不見了,生命的溫度感覺不到了,「仁」也就沒了蹤影。

這種心態下,只會想著快快把放生這件事完成,就考慮不到是否會傷到魚兒,魚兒的感受又是什麼?豁然發覺,自己的存心,離放生本來的目的已經遠了。

這天,生活禪相聚後,同修提議去一起放生,我馬上回應了。我們買了鯉魚和鯽魚,又一次來到了圓明園。我引著大家來到每次放生的湖邊。不知為什麼,這次與同修在一起,內心比往常安寧。我放鬆肩膀,靜靜地環顧四周,看到湖邊柳樹倒映在湖水裡,切實地感覺到:這裡對魚兒來說真是個好家園呢。

我們把袋子拿到湖邊的石頭上,儘量靠近湖水,仔細地打開放魚的袋子。啟超先捧起一條大鯉魚,鯉魚搖頭擺尾,眼裡似乎滿是回家的渴望。啟超一邊念著祝福的話,一邊儘量伸展手臂,輕輕地把魚送入湖裡。魚兒擺了兩下尾巴,一點點游遠了。眼前啟超輕柔的動作,不禁讓我想起之前撈水草工人提醒我的話。於是,我也捧起一條魚,先注視著它,再深深的彎下腰,伸長手臂,儘量貼近湖水,然後放手讓魚兒輕輕滑進湖裡。接下來,十幾條鯽魚也隨著被放進了湖裡,有的立刻輕快地游走了,有的卻靜靜地待在原地,還有兩條魚相互偎依,紋絲不動地定在那裡。當念起解冤咒,鯽魚們不斷的回游,多次頭頂出水面,湖面上不斷泛起一圈圈漣漪。

看著慢慢散開的漣漪,我感覺到內心的波動:今天的放生,似乎與往日自己那種來去匆匆有些不同。沒了那麼強目的性,心裡也不再那麼急急緊緊的了。

就在我們做完迴向之後,一對情侶,捧著盛著一條紅金魚和一條白金魚的玻璃魚缸,來到湖邊。在離我們不遠處他們將一紅一白兩條魚小金魚輕輕地放進了湖裡。他們離開之後,那條紅魚率先朝我們這邊游來。「給它念解冤咒吧」,提議的當下,我感到了內心有微微的暖意升起。念完解冤咒之後,紅魚離我們更近了,最後游到了我們腳下的石頭邊。深色湖裡的這抹紅色,不僅進到了眼睛裡,也似乎輕輕地游進了我的心裡。看著紅魚輕鬆自在的游姿,特別是看到它一圈圈轉向時舒展擺動的魚尾,我的內心也一波波的鬆了下來,內心的氣更靜了。不知不覺中,周圍的風聲和樹葉隨風搖動的聲響也入了耳朵。

這一刻,我體會到內心不再被欲求緊緊纏裹,放生的心思單純下來了的感覺。就在這時,被放生的魚兒似乎也自然地、緩緩地游進我的心裡。僅僅是靜靜地看著它們,內心的緊和煩竟也會被放掉。內心比放生前寬鬆祥和了很多。

看著一圈圈泛著漣漪的湖面,心湖裡充滿對小魚們的感激之情,升起了對它們真心的祝福——祝願它們能儘快適應這大大的新家,一直能自在地安享天年。

我會記住今天的畫面和體會,當自己放生的心態可能偏離時,只要回到敬與感恩的存心,魚兒們一定會再次游進心湖給我點醒。

本期目錄...

 
最新活動訊息與張講師新作
 
 

【傳習錄】 

好消息:

失傳千載的儒脈心學——王陽明《傳習錄》之張慶祥解譯版~~已於近日在臺灣及大陸的視頻公開媒體正式上線。

龍場一悟識自心,始明大學真教義;陽明心學集大成,儒脈心法得延續!

中華文化精髓,由堯舜的十六字心法傳承下來,孔子又將其簡化到「格物致知」四個字上面,終於讓有志修心者有個可以下學而上達的入手處。但秦始皇焚書坑儒,使這心法幾至斷絕!之後即隱遁失傳,中途經歷一千多年無人能破,後又被朱熹錯解,誤會更深。直至王陽明出世,經歷重重難關,最後龍場一悟,始明「格物致知」的核心精要。自此逐漸將三教一脈傳承的心法出土重光。中華文化道統心法因此得以表露完整。

陽明先生的生平跌宕起伏,充滿傳奇。他是富有深厚文學底蘊的善戰軍神,也是徹悟三教原本是一家的一代大儒。這部《傳習錄》彙聚王陽明先生心學之精要,更是修真之門徑,無論外對人事還是內練法身,皆是根本。無論入世、治世還是出世,皆得圓滿。從古至今,無數中外文人武將們為之折服。

我們生為中華文化的傳人,欲復興中華文化之志士,不以發揚《傳習錄》為職志,捨此而何求呢?

大陸同學請登錄愛奇藝網站,搜索「傳習錄」或者在手機上下載愛奇藝APP,搜索「傳習錄」,一起來學習、傳播~~

音頻:請上喜馬拉雅APP,搜索「張慶祥 傳習錄」,或直接訪問專輯網址

臺灣同學請登錄https://youtu.be/-eTeAFzVJZ8 觀賞,並記得按「訂閱」,就能定期收到最新影片通知唷!


【黃庭禪微信平臺】 

幸福,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卻不知何時,被現代人漸漸遺忘…重拾中華民族老祖宗的智慧,找到內心幸福的源泉,開啟自在幸福的人生。 敬請關注【內心禪】微信公共平臺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添加朋友”點擊“查找官方帳戶”搜索【neixinchan】點擊關注或掃描二維碼關注【內心禪】。


【近期內心禪公益課程】 

課程日期

申請單位

地點

課程主題

2016/10/21

幸福內心禪

網路

幸福內心禪(190)

2016/10/22

中嶺山內心教育基金會

新北市

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四部曲)

2016/10/24

幸福內心禪

網路

幸福內心禪(191)

2016/10/26

幸福面對面

網路

幸福面對面(43)

2016/10/27

中華國學講座

網路

禮記

2016/10/28

幸福內心禪

網路

幸福內心禪(192)

【靜禪初階研修班】

長沙:2016/10/29~10/30(28日晚上開始上課) 線上報名

昆明:2016/11/12~11/13(11日晚上開始上課) 線上報名

黃庭書院:2016/11/19~11/20(18日晚上開始上課) 線上報名

【靜禪進階研修班】

黃庭書院:2016/12/23~12/25 報名表

【小樹苗內心成長營】

黃庭書院:2016/10/22~10/23 四部曲 中嶺山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報名表

珠海:2016/10/22~10/23 首部曲 珠海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報名表

黃庭書院:2016/11/12~11/13 首部曲 中嶺山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報名表

南京:2016/11/19~11/20 首部曲 南京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報名表

黃庭書院:2016/12/03~12/04 二部曲 中嶺山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報名表

珠海:2016/12/03~12/04 五部曲

黃庭書院:2016/12/17~12/18 三部曲 中嶺山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報名表

北京:2016/12/17~12/18 五部曲 北京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報名表




【經典隨身聽】 



【內心教育講座~免費公益課程】 

◆ 公益課程簡介視頻: 正體 簡體

◆ 內地:內心教育講座簡介下載

◆ 申請方式:

任何團體,只要集合十名以上人員聽講,即可向本會提出課程申請,可選擇自備場地或至本基金會教室,每次時間為九十分鐘。

我們已經陸續為許多政府單位、企業、學校、社區大學、弱勢團體等各級機關團體舉辦課程。請把握機會,報名從速!

財團法人中嶺山內心教育基金會
聯絡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新店路155號8樓
聯絡電話:(02)2910-1909
E –mail:idro.joan@gmail.com
聯 絡 人:楊喬安 小姐
專 頁:http://www.innerzen.org.tw/

內地內心教育講座申請方式
聯絡電話:186 6690 9600
E –mail:lwj22233@126.com
聯 絡 人:李玟潔 小姐








【寬兩秒~心自在推廣】

大陸下載收看地址:

1.寬兩秒 心自在

2.靜禪班課程

(文字部分在右邊的視頻介紹中)

【華人網路心靈電臺~幸福內心禪】 


【最新下載】

.    【站樁CD(30分鐘)mp3】, 【內心禪坐(30分鐘)mp3】已PO網站歡迎下載) 

【張講師線上國學講座】

各位同學大家好,YY和RC國學線上講座伴隨黃庭禪同學走過多年。

為了更加方便大家隨時隨地的收聽,從八月初開始,每週四國學線上講座內容將搬遷到喜馬拉雅fm。

請大家下載喜馬拉雅App ,關注黃庭禪,即可搜索到張講師的精彩講座內容。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守候,期待在新的平台上,繼續我們的空中相約~~

.    【尚書】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百年來對儒家的誤會”(一十一)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中庸 第一至三十三章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孔子家語(一)~(四十四 曲禮公西赤問)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楞嚴經-第九卷(一~二)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線上國學講座系列」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論語CD」已全套出版了(歡迎訂購

.     戀戀澎湖彎電臺 -- 專訪張講師側錄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靜禪班講師時間」側錄:安心之道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五常(仁義禮智信)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靜禪班講師時間」側錄:活在當下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論語選集(一)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春秋」已PO網站(歡迎下載)(歡迎下載


【張講師新作】

各期電子報下載:黃庭禪各期電子報線上查詢網址

 
中華黃庭禪學會
http://www.htz.org.tw
各期電子報下載: 黃庭禪各期電子報線上查詢
投稿或提问、意见: idro.joan@gmail.com; 1004898501@qq.com
歡迎轉寄與分享: 點選轉寄電子報連結或直接轉寄此封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