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革負母】
【原文】
漢江革,字次翁。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世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欲劫去。革輒泣告有老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傭以供母。凡母便身之物,未嘗稍缺。母終,哀泣廬墓,寢不除服。後舉孝廉,遷諫議大夫。
【白話文】
東漢初年,天下很不太平,到處都是戰爭。在臨淄這個地方,有個人名字叫江革,字次翁。他從小失去了父親,家裡只有母子兩人相依為命。
當時各地戰亂不斷,很多人都當起了盜賊。盜賊不僅四處搶奪財物,還常常把各家的男子抓去,逼著他們入夥做盜賊。江革為了躲避戰亂和盜賊,決定帶著母親離開家鄉,去其他地方逃難。但是江革的母親年紀太大,腿腳不方便,長時間的奔走,對於江革的母親實在是吃不消。為了儘量避免讓母親受到顛沛流離之苦,江革就決定背著母親去逃難,而且是整天背著。
背上母親的溫暖
大家常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江革背著母親,一路上吃不好飯,常常一頓飽一頓餓。而且經常還只能在露天睡覺,還要躲避盜賊。這樣辛苦的路程,為了避免路途上的辛苦,一般人都盡可能少帶行李。可是江革的母親雖然年紀大了,身材不高,體重也較輕,但是江革要背著母親要走得很長,還是非常辛苦。往往走一段長路之後,就累得滿頭大汗。江革的母親心疼兒子,屢次要求下地自己走,江革卻對母親說:「當我背著您,就像回到了小時候一樣,能感覺到您身體的溫暖,我的心裡也溫暖了。我能隨時隨地和您在一起,能為您做點事,感覺自己很有福氣。所以我就會越走越有力氣,您別擔心。」
路上,母親渴了,江革馬上到處討水給母親喝;母親餓了,他竭盡所能為母親準備可口的食物;天色將晚,他想方設法找住處,讓母親能踏實地安歇。
在倉皇逃難的人群中,江革一心只想著母親的安全,全然忘記了自己的饑餓和疲勞。所以逃難路上許多人見到江革背著母親,都肅然起敬,但也有少數人對他不理解。因為在這樣艱難的境況中,一個人連逃生都很難,更何況背負著白髮蒼蒼的高堂老母。可是無論江革聽到的是稱讚還是譏諷,他都是淡然處之。在他看來,一個人活在世上的頭等大事就是孝順父母,別人的評價無足輕重,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感動強盜
逃難途中,江革多次遇到盜賊,想要把江革劫去,強迫他加入強盜行列。每當面臨這種情形,江革便會在盜賊面前苦苦地哀求,一邊痛哭流淚,一邊對盜賊說:「我從小失去了父親,孤苦伶仃,是我的母親含辛茹苦,把我拉扯成人。如果沒有母親,哪會有今日的我。如果我跟隨大王四處遊歷,留下老母親孤零零的一個人,在這個兵荒馬亂的環境下,沒有一個親人可以照顧她,她怎麼可能保全生命,安度晚年呢?懇請大王念我有老母親在,除了我沒有人奉養她,請您放過我們吧。」
盜賊看到江革如此誠心誠意地哀求,無不被他的孝心所感動,所以也不忍殺他,更不忍心把他強行劫走。就這樣,江革屢次感動盜賊,化險為夷。可見每個人都是有慈悲心,哪怕是盜賊都有,可能淪為盜賊也不是他們自願想要去做的,都是因為當時環境所迫,為了生存下去。江革的孝順似乎也喚醒他們本性裡的孝順,說不定之後盜賊也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呢。
慢慢的盜賊作亂的情況被軍隊平定下來了。江革背著母親,一路避難,來到了江蘇省下邳縣,並且決定留在這地方。但這個地方沒有一個親人,江革的生活非常貧窮,經常穿著破爛的衣服,也沒有錢買鞋子穿,只好打著赤腳去給別人當傭人,賺取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活。即使賺的錢很少,但是江革依然會省吃儉用,買來最好的物品來孝養母親。凡是母親要用的、想要吃的、要穿的,江革盡最大的努力,沒有一樣不替母親辦到。
江革所做的事情就是《孝經》中所說的「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依照自然時節的規律,從土地中獲取應得的利益,嚴格約束自己行為,勤儉節約,用這些利益來孝順奉養父母。
守墓三年
時間飛快的過去,這一年江革的母親去世了,他非常傷心。他每每想到養育自己的母親去世了,自己成了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就會在母親的墳墓前放聲大哭,就像找不到父母,無依無靠的孩子一樣。他的哀傷程度超過一般的常人,凡是路過的人、認識他的人或住在同一村子裡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被他感動。江革因為實在太想念他的母親,於是他穿喪服為母親守孝整整三年,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肯把孝服脫下。
被舉薦做孝廉的官職
三年的服喪期滿,他還不忍心脫下孝服,因為在他看來脫下孝服,自己就不再能夠為母親做點什麼事了。江革這一孝順的行為感動了地方官員,於是官府就派人去安慰他,又推舉他做了孝廉(古代的官職)。但是江革對名利看得很淡,屢屢拒絕做官的機會。後來皇帝還聘他為諫議大夫。但是諫議大夫做了不久,他就辭官離開了。
江革的為人很讓皇帝感動,皇帝要求朝廷一定要年年指派人去拜訪江革。江革的孝行足以成為天下的楷模,所以他辭官後,朝廷還是繼續來派給他發俸祿,直到他離世。可見一個人能行孝,他影響會有多廣、多深、多遠,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的榜樣。
(根據蔡振紳先生編著的《德育課本》第一冊孝篇《江革負母》的故事改編)
本期目錄...